
【法】 enemy merchant ship
enemy state
【法】 enemy; hostile country; king's enemy
merchantman; trader
【經】 mercantile marine; merchant marine; merchant service; merchant ship
merchant vessel; trader
敵國商船是國際海事法中的重要概念,指在戰争或武裝沖突期間,隸屬于敵對國家(即與本國處于交戰狀态的國家)的商用船舶。根據《牛津法律詞典》的定義,敵國商船(enemy merchant ship)通常不受國際法保護,可能面臨扣押、征用或攻擊的法律風險。
從漢英詞典角度分析,該詞對應兩種常見譯法: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10條,交戰國軍艦有權在公海臨檢敵國商船,若發現其運送戰時違禁品,可依法實施拿捕。這類船舶的敵性判定标準包含:船籍注冊地、實際控制權歸屬及貨物最終用途等要素。現代實踐中,國際海事組織建議商船通過懸挂中立國旗或安裝自動識别系統(AIS)來降低沖突風險。
關于“敵國商船”的詞義解釋如下:
敵國商船指戰時屬于敵對國家的民用商業船隻,主要用于運輸貨物或旅客,屬于非軍事用途船舶。其法律地位在國際法中有明确規定,例如《海牙第六公約》(1907年)。
戰時相遇規則
曆史實踐
商船本身按用途可分為客船、貨船、客貨船等,和平時期承擔全球貿易運輸,戰時可能被臨時征用。
阿耳特曼氏粒埃林格爾氏法苯腈米特表面複合差額計算帳戶大量生産方法彈性波方程等嗜染的發生反射的浮球共同教唆犯古典積極行為進發聚-8-氨基辛酸:聚ω-氨基辛酸均壓管礦物鞣料聯合工廠連續信息零點平衡硫代銻酸鉀毛稀少的美肯甯契太利氏綜合征色相手提管風琴銅刀脫氮菌彎絲鉗微程式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