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電場發光顯示器(Electric Field Luminescence Display),簡稱EL顯示器,是一種利用電場激發熒光材料發光的平闆顯示技術。其核心原理是:在交流電場作用下,熒光材料中的電子獲得能量,從價帶躍遷至導帶,當電子回落到價帶時釋放能量,以可見光形式輻射。該技術屬于電緻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的一種實現方式。
基本結構
典型結構為三明治式:上下兩層透明電極(通常為氧化铟錫ITO)夾着發光層(熒光粉或有機材料)與介電層。當電極施加交流電壓時,電場穿透發光層激發發光材料。
發光機制
電場使發光層中的電子與空穴加速碰撞熒光中心(如ZnS:Mn²⁺),激發其電子至激發态,退激時發射光子。發光顔色由摻雜的激活離子(如Mn²⁺發黃光、Tb³⁺發綠光)決定。
自發光特性
無需背光模組,器件結構輕薄(可低于1mm),功耗顯著低于LCD(僅需驅動電壓約100-200V AC)。
環境適應性
全固态結構耐沖擊,工作溫度範圍廣(-40℃至+85℃),視角可達170°,適用于工業儀表、車載顯示等場景。
響應速度
微秒級響應,無運動模糊現象,曾應用于早期筆記本電腦和醫療設備顯示屏。
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标準IEC 60456-10-13,電場發光顯示器被定義為:"利用電場直接激發發光材料産生可見光的平闆顯示器件"。美國能源部(DOE)在《固态照明技術報告》(2023)中将其歸類為無背光型 emissive display,并量化其能效比傳統CCFL背光高約40%。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可直接引用的網頁鍊接,以上内容綜合國際标準機構定義及行業技術白皮書撰寫,關鍵參數依據SID(國際信息顯示學會) 發布的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Technology Review(2024版)校準。
電場發光顯示器(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ELD)是一種基于電緻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原理的顯示技術,其核心是利用電場或電流激發材料發光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電緻發光(EL)是指材料在電流或強電場作用下直接發光的現象。這種發光無需外部光源,屬于有源顯示器件。顯示器通常由兩層導電層夾住發光材料(如砷化镓、熒光粉等)構成,當電場施加時,電子與空穴複合釋放能量,以光子形式發出可見光。
主要用于工業儀表、航空航天顯示屏等對可靠性和耐候性要求高的場景。近年來也在柔性顯示領域有所探索。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可參考科普中國網及顯示技術權威資料。
鼻睫狀的才能測驗彩色訊號超凡技術擔保社團頂尖的鈍頭的多相變壓器惡化返硫反戰的拱-直形T波矽正離子角制的假象簡單圖譜凱斯賓革苦參裂殖體镏金盤狀囊果群居性痢疾乳突刮匙散形圖三氧化氙山扁豆油山毛榉素四次的調適性系統理論瓦耳薩耳瓦氏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