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storage facilities
存儲能力(Storage Capacity)
在漢英詞典中,“存儲能力”指存儲介質容納數據的能力,通常以字節(Byte)為單位計量。該術語在計算機科學中特指硬件設備(如硬盤、内存)或系統保存信息的最大容量,涵蓋物理存儲與邏輯管理兩層含義。
物理存儲能力
指存儲介質的實際數據承載量,由硬件設計決定。例如:
邏輯存儲能力
受文件系統與數據管理方式影響,實際可用空間通常低于标稱物理容量。例如:
存儲能力采用二進制單位體系:
$$
1 text{ KB} = 1024 text{ Bytes}
1 text{ MB} = 1024 text{ KB}
1 text{ TB} = 1024 text{ GB}
$$
部分廠商使用十進制(1 KB = 1000 Bytes),導緻實際可用空間差異(來源:NIST, "Binary Prefixes")。
存儲能力是一個多領域概念,其具體含義根據應用場景有所不同,以下是主要解釋和分類:
指倉庫在特定條件下能存放物資的最大容量,涉及倉容定額、堆碼高度等參數。例如,倉庫通過合理規劃貨架布局提升空間利用率,實現高效物資管理。
主要指人腦的記憶能力,通過神經元網絡存儲信息,并依賴神經連接方式擴大存儲量。此外,人體還能儲存能量(如脂肪),但此概念較少被學術定義引用。
存儲能力的核心是對資源的保存與調用效率,不同場景下側重點不同。需根據實際需求(如數據量、訪問頻率、安全性)選擇優化策略。更多技術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專業分析。
閉式壓模比旋度擦爛抽真空存儲緩沖區分階段支付損害賠償副苗勒氏漏鬥賦值表達式梗個人經營者所得固定巨噬細胞化學機制肩胛外側角假異構體酪碘類比兩點差别阈煉韌器面癱的母馬皮下蠅青礬青年疣入碼三溴沙侖隨機獨立塑造碳化脫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