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quatorial
赤道(Equator)是地球表面距離南北兩極相等的假想圓周線,其地理學定義為地球自轉軸垂直平面與地表相交的大圓,對應緯度0°。在漢英詞典中,"赤道"對應的英文為"equator",源自拉丁語"aequare"(意為"平等"),體現其将地球均分為南北半球的特性。
該術語包含以下核心含義:
赤道地區因地球自轉産生的離心力最大,導緻該區域重力值比兩極減少約0.3%(《地球物理學基礎》)。國際通用坐标系WGS84中,赤道半徑被精确測定為6,378.137公裡。
赤道是地球和天文學中的重要概念,其定義可從多個角度理解:
1. 地理學定義
赤道是地球表面與地軸垂直的最大假想圓周線,将地球分為南北半球,緯度為0°。其半徑約6378.2公裡,周長約40075.02千米。由于地球自轉,赤道是地表線速度最快的區域,也是重力加速度最小的位置。
2. 天文學延伸
天球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延伸至天球形成的大圓,用于确定天體的赤緯坐标。這一概念在觀測恒星、行星位置時至關重要。
3. 氣候與地理特征
赤道地區全年接受強烈太陽輻射,氣溫高且季節變化小,屬熱帶氣候。每年春分和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形成晝夜平分現象。典型植被為熱帶雨林,如亞馬遜和剛果盆地。
4. 經過的國家與标志
赤道橫穿12個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巴西、哥倫比亞、肯尼亞等。部分國家設立象征性标志物,如厄瓜多爾的“赤道紀念碑”、剛果的赤道樁等。
5. 特殊名稱由來
“赤”字源于中國古代對紅色的象征,暗含太陽運行軌迹之意(如“赤日當空”),後演變為地理術語。
波阿利氏鈕腸杆菌科抽屜原理垂體管多欄式現金支出日記帳法拉第氏定律放射學家輻射瓣的半功率寬度感應式讀寫磁頭光活性聚合物紅利債券焦油中不飽和烴甲醛次硫酸鈉鏡花水月經濟管理體制機械摩擦損失濫寫臨限電流龍膽醇碰撞遊離皮質下性失讀啟動載入器熔接有效長度熟練觸診數字換檔速流動力學天虹産生器烴基硼通用應用程式推至講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