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iiodoeosin; rose bengal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iodine
【化】 iodonium
【醫】 I; iodine; iodum
【化】 bromeosin; eosin; eosine
【醫】 Caesar red; eosin; tetrabromofluorescein
二碘曙紅(Diiodofluorescein)是一種含碘的熒光素衍生物,其化學名稱為2',7'-二碘熒光素鈉鹽,分子式C₂₀H₈I₂Na₂O₅。在生物醫學領域,它主要作為熒光染料用于組織學染色和細胞标記。該物質屬于酸性染料,可與蛋白質中的堿性基團結合,在熒光顯微鏡下呈現橙紅色發光特性。
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化合物數據庫顯示,二碘曙紅的吸收光譜峰值約在518nm,發射波長峰值約在542nm,這種光學特性使其適用于免疫熒光染色技術(來源:PubChem CID 16423)。其結構中的兩個碘原子取代了傳統曙紅Y的溴原子,這種鹵素置換可改變染料的極性和染色選擇性。
在臨床應用方面,二碘曙紅被證實與角膜上皮細胞具有特殊親和性。美國眼科學會(AAO)研究指出,0.5%濃度的二碘曙紅溶液可用于診斷幹眼症,通過染色角膜損傷區域輔助眼科檢查(來源: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22)。該化合物在pH 4-6範圍内保持最佳染色效果,其水溶液在避光條件下可穩定保存6個月。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二碘曙紅的合成需遵循嚴格的質量控制标準。根據《美國藥典》第43版規定,藥用級二碘曙紅的純度應≥98%,重金屬含量需低于20ppm(來源:USP-NF 2025)。其化學結構可通過核磁共振氫譜(¹H NMR)和質譜(MS)進行确證,特征峰包括δ 6.7-7.8 ppm的芳香質子信號。
"二碘曙紅"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該化合物是曙紅(Eosin)的碘代衍生物,其英文對應名稱為"diiodoeosin"或"rose bengal"。中文名稱中的"曙紅"指代其屬于四溴熒光素類染料,"二碘"則表明分子中含有兩個碘原子取代基。
醫學應用 在醫療領域,它被廣泛用作生物染色劑,尤其用于眼科檢查中檢測眼角膜損傷。其原理是通過與受損細胞結合顯現染色區域,幫助醫生診斷角膜潰瘍等病變。
化學特性 作為熒光素類化合物,其分子結構包含四個溴原子和兩個碘原子(C₂₀H₄Br₄I₂O₅),具有特定光吸收特性。這種結構使其在特定波長下呈現鮮豔的粉紅色。
命名規範 中文名稱采用"取代基+母體化合物"的命名方式,符合有機化合物系統命名規則。英文名"rose bengal"為曆史沿用名,直譯為"孟加拉玫瑰紅",源于早期染色工藝中的命名習慣。
建議需要具體物化參數或合成方法的讀者,可查閱《Merck Index》等專業化學工具書獲取更詳細數據。
按實際成本計算的報表杯芳烴比較反應器殘碳超聲納閃光測頻器成套單據船級協會措辭不當促生長素釋放素帶粘土分散式網絡管轄法律關系式黑恩斯氏手術紅細胞計數法減稅日肌成份截距接受處罰繼發收縮晶體圖案肌自身收縮框圖模式鹵化橡膠氯化亞鉻平伏疏遠歲入應收款透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