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态重定位英文解釋翻譯、動态重定位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dynamic relocation
分詞翻譯:
動态的英語翻譯:
dynamic; dynamic state; trends
【經】 movement
重定位的英語翻譯:
【電】 relocate
專業解析
動态重定位(Dynamic Relocation)的漢英詞典解析
在計算機科學,尤其是操作系統和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動态重定位”是一個核心概念。其漢英對應及詳細含義如下:
一、 術語定義 (Terminology)
- 中文: 動态重定位
- 英文: Dynamic Relocation
- 核心含義: 指程式在運行時(Runtime) 而非加載時(Load Time)或編譯時(Compile Time),将其指令和數據中的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 或相對地址(Relative Address) 轉換為最終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 的過程。
二、 核心機制與工作原理 (Core Mechanism & Working Principle)
動态重定位的關鍵在于硬件和操作系統的協同工作:
- 硬件支持 - 基址寄存器 (Base Register): CPU 中通常配備一個或多個基址寄存器(Base Register),有時也稱為重定位寄存器(Relocation Register)。
- 地址轉換過程: 當 CPU 生成一個内存訪問請求(指令取指或數據讀寫)時,它使用的是相對于程式起始地址的邏輯地址。内存管理單元(MMU)在訪問物理内存之前,會自動将這個邏輯地址與當前運行進程的基址寄存器中的值相加:
物理地址 (Physical Address) = 邏輯地址 (Logical Address) + 基址寄存器值 (Base Register Value)
這個加法操作在硬件層面實時完成,對程式本身是透明的。
- 操作系統角色: 操作系統負責在将程式加載到内存準備執行時,或在進程切換時,根據程式實際被裝入的物理内存起始位置,設置該進程對應的基址寄存器的值。
三、 主要目的與優勢 (Purpose & Advantages)
動态重定位解決了早期内存管理的關鍵限制:
- 實現物理内存的非連續分配: 程式可以被加載到物理内存中任何可用的空閑區域,無需連續的大塊内存。程式代碼和數據隻需編譯鍊接成相對于“0”地址的邏輯地址空間即可。
- 支持多道程式設計: 多個程式可以同時駐留在内存的不同物理位置運行。操作系統通過為每個進程設置不同的基址寄存器值,确保它們訪問正确的物理内存區域,互不幹擾。這是實現現代多任務操作系統的基礎。
- 提高内存利用率: 允許更靈活地利用内存碎片,減少因尋找連續大内存塊而造成的浪費。
- 簡化程式加載: 程式加載器無需在加載時修改程式代碼中的地址(靜态重定位),隻需設置基址寄存器值。這使得程式加載更快,且同一個程式映像可以被加載到不同的物理地址運行。
四、 應用場景 (Application Context)
動态重定位是現代操作系統内存管理的基礎技術之一,是支持以下更高級功能的前提:
- 分頁(Paging)
- 分段(Segmentation)
- 虛拟内存(Virtual Memory) 系統(盡管虛拟内存通常使用更複雜的頁表結構,但動态重定位的基本思想是其雛形或組成部分)。
五、 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Distinction from Related Concepts)
- 靜态重定位 (Static Relocation): 發生在程式加載到内存時,由加載器一次性修改程式中的所有地址引用。程式一旦加載,其物理位置即固定,無法移動,且難以支持多道程式。動态重定位則在運行時按需進行地址轉換,靈活得多。
- 虛拟地址 (Virtual Address): 在具有虛拟内存的系統中,CPU 生成的地址通常是虛拟地址,需要通過頁表等機制轉換為物理地址。動态重定位(使用基址寄存器)可以看作是虛拟地址到物理地址轉換的一種早期、簡單形式。現代系統使用更複雜的頁表結構,但基本思想(運行時地址轉換)一脈相承。
權威參考來源:
- 操作系統經典教材: Silberschatz, A., Galvin, P. B., & Gagne, G.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操作系統概念》). 該書在内存管理章節詳細闡述了動态重定位的原理和作用。
- 計算機體系結構教材: Hennessy, J. L., & Patterson, D. A.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 其中會涉及支持動态重定位的硬件機制(如基址寄存器)。
- 知名大學課程資料: 如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 Operating System Engineering (6.828) 或斯坦福大學的相關課程資料,通常會包含對動态重定位的講解和實驗。
網絡擴展解釋
動态重定位是計算機内存管理中的關鍵技術,用于将程式的邏輯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原理
動态重定位是指在程式運行期間,通過硬件和軟件配合,将邏輯地址實時轉換為物理地址的過程。與靜态重定位不同,它不需要在程式裝入内存時一次性完成地址修正,而是通過硬件(如重定位寄存器或頁表)動态調整地址映射。
二、工作原理
- 硬件支持:依賴重定位寄存器或頁表(Page Table)存儲程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基址)。例如,CPU訪問内存時,邏輯地址與基址相加得到物理地址。
- 轉換時機:每次執行内存訪問指令時觸發地址轉換,而非程式裝入時一次性處理。
三、關鍵特點
- 靈活性:允許程式在内存中移動(如解決内存碎片問題),無需重新編譯或裝入。
- 硬件依賴:需要地址轉換機構(如MMU)支持,軟硬件協同工作。
- 内存效率:支持不連續内存分配,提高内存利用率。
四、優缺點
優點 |
缺點 |
内存分配靈活,支持程式浮動 |
需額外硬件成本(如寄存器) |
便于多進程共享同一程式副本 |
實現複雜度較高 |
五、與靜态重定位的區别
- 靜态重定位:在程式裝入内存時一次性完成地址修正,後續無法移動程式。
- 動态重定位:在程式執行時實時轉換地址,支持運行時内存調整。
擴展閱讀
動态重定位是現代操作系統的核心機制之一,尤其在虛拟内存管理和多任務處理中廣泛應用(如Linux的頁式内存管理)。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部分重疊構象存貨銷售天數登錄表目丁基乙基巴比土酸多倫道夫氏征多羟的分級分路避電器格-蘭二氏窩過濾式集塵器踝下垂回轉式吊車檢汗預後減弱金屬碳化物卡馬西平鐮刀狀體流産杆菌檢查器螺齒輪命名穆爾氏培養液檸檬色釀膿葡萄球菌取樣器人體模型傘花樓梯草上訴程式石灰質的數據采集中心湯生級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