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terebinth; terebinthina chia
笃耨香(dǔ nòu xiāng)是古代中國對一種珍貴樹脂香料的稱謂,特指産自地中海地區的笃耨香樹(主要品種為 Pistacia terebinthus)所分泌的芳香樹脂。其核心含義與特征如下:
植物來源與形态
指漆樹科黃連木屬的常綠喬木,樹皮割裂後會滲出淡黃色至淡紅色的粘稠樹脂,幹燥後呈半透明塊狀,具有松脂般的清香。其學名 Pistacia terebinthus 在植物分類學中已明确,與乳香、沒藥同屬古代重要樹脂香料(來源:邱明達《中國古代香料考》)。
詞源與翻譯
“笃耨”為音譯詞,源自梵語“dhanu”(意為“弓”),因樹脂凝結後形狀似弓而得名。英文對應術語為Terebinth Resin 或Chian Turpentine(得名于主要産地希臘希俄斯島)。漢英詞典中常直譯為 fragrant resin of the terebinth tree(來源:《漢英綜合大辭典》)。
曆史用途與文化價值
自漢代傳入中國後,成為貴族熏香、醫藥和宗教儀式的重要材料。宋代《香譜》記載其“香氣清烈,能辟邪穢”。中醫認為其性溫,可活血止痛(來源: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在西方,該樹脂自古用于制作清漆、藥材和香料(來源: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數據庫)。
東西方交流的見證
笃耨香通過絲綢之路貿易傳入中原,唐宋文獻中常與龍腦、沉香并列為“番香”。其流通反映了古代歐亞大陸的香料貿易網絡(來源:勞費爾《中國伊朗編》)。
權威參考資料:
“笃耨香”是一種古代名貴香料,源于樹木的樹脂,主要産自真臘(今柬埔寨)。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本草綱目》中的配方,可查閱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安全制動裝置扁桃腺步進式系統産氣初始塊淡黃的電子數據處理會計輻射報告杆菌性的關稅未付橫切面觀互變異構現象霍姆氏葉檢索語句檢驗機間質粒尖周組織接收電路列管式蒸發器毛細管搏動民族事務颞下回皮奈耳氏制度區保留噻哌溴铵市立診所施文甯格氏法雙表面電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