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毛雷爾氏點彩英文解釋翻譯、毛雷爾氏點彩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aurer's stippling

分詞翻譯:

毛雷爾氏點的英語翻譯:

【醫】 Christopher's spots; Maurer's spots; Stephen's spots

彩的英語翻譯:

colour; variety

專業解析

毛雷爾氏點彩(Maurer's dots)是寄生蟲學與熱帶醫學領域的專業術語,指感染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的紅細胞内出現的特殊斑點狀結構。該現象由德國微生物學家喬治·毛雷爾(Georg Maurer)于1902年首次描述并命名。

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形态學定義:通過吉姆薩染色法,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紅細胞胞質内直徑200-300納米的紫紅色顆粒或裂隙狀斑點(《熱帶醫學與寄生蟲學圖譜》,第3版)。
  2. 病理學意義:這些結構是惡性瘧原蟲感染後分泌的蛋白質複合物,參與寄生蟲營養攝取與宿主細胞膜重構(《柳葉刀·傳染病》2008年綜述)。
  3. 診斷價值:作為鑒别惡性瘧與其他瘧疾類型的重要形态學标志,尤其在高瘧區實驗室診斷中具關鍵作用(WHO 2015年瘧疾診斷指南)。

近年研究發現,毛雷爾氏點彩的形成與PfEMP1蛋白轉運通道相關,可能影響瘧疾重症化進程(《自然·微生物學》2021年研究論文)。該術語在《醫學寄生蟲學名詞審定本》(科學出版社)中被收錄為規範中文譯名。

網絡擴展解釋

毛雷爾氏點彩(Maurer's dots)是醫學寄生蟲學中的一個術語,主要用于描述瘧疾患者紅細胞内的一種特殊結構,與瘧原蟲感染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形态

毛雷爾氏點彩是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感染紅細胞後,在紅細胞膜表面或内部形成的紫紅色或淡紅色斑點或顆粒。這些點彩在吉姆薩染色(Giemsa stain)的血塗片顯微鏡檢查中可見,呈不規則分布,顆粒較粗大且稀疏。

2.形成機制

當瘧原蟲侵入紅細胞後,會分泌特定蛋白質并改變宿主細胞膜結構,形成運輸通道和膜表面突起。毛雷爾氏點彩即為這些分泌蛋白與紅細胞膜相互作用後的殘留痕迹。

3.臨床意義

毛雷爾氏點彩是鑒别瘧原蟲種類的重要依據之一:

4.診斷價值

在顯微鏡下觀察血塗片時,毛雷爾氏點彩的存在可輔助判斷瘧疾類型,尤其在惡性瘧疾的快速診斷中具有關鍵作用。需注意與染色技術或紅細胞自身病變引起的假性點彩區分。

毛雷爾氏點彩是瘧疾診斷的重要形态學标志,其觀察需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和其他實驗室檢查結果。若懷疑瘧疾感染,應及時進行血塗片鏡檢或快速抗原檢測以明确病原體類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背側的變易參數塊地址磁南從事多次短期證券交易粗制綿馬酸大商船洞頭蟲屬短期穩定性對稱的制度反鍵作用幹壕排水光磁電效應鋸齒形可安裝性良好明細支出預算脲廓清試驗刨片機品油烯乳酸酐十進位環形寄存器私營運輸行塔魯香脂油他物權頭不全畸胎圖案部圖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