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London wool exchange
London
【經】 Ldn
abb; fell; fleece; wool
【醫】 lana; wool
bourse; exchange
【經】 exch; exchange
倫敦羊毛交易所(London Wool Exchange)是19世紀至20世紀中期存在于英國倫敦的專業商品交易機構,主要職能是為羊毛生産商、貿易商和紡織企業提供标準化交易平台與價格發現機制。該機構在推動全球羊毛貿易規範化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曆史研究》(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記載,交易所創立于1820年,采用分級質量認證體系,将羊毛按纖維長度、細度和清潔度分為12個等級,建立的質量标準後被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主要羊毛出口國采用。其鼎盛時期每日交易量可達2000包(每包标準重量為180公斤)。
該機構于1968年與倫敦期貨交易所合并,其曆史交易數據現保存于倫敦市政檔案局商貿史料部。現代羊毛定價機制仍部分沿用其創立的基準價格計算公式:
$$ P = (B_c times Q_f) + (D_m times V_t) $$
其中$B_c$代表基準價格,$Q_f$為質量系數,$D_m$是運輸成本參數,$V_t$表示市場波動因子。
關于“倫敦羊毛交易所”這一名稱,目前沒有明确的權威資料或曆史記錄表明倫敦曾存在過以“羊毛交易所”命名的專門機構。以下為可能的解釋和背景分析:
曆史貿易背景
英國在18-19世紀曾是全球羊毛紡織業中心,羊毛貿易主要通過拍賣行、商人協會或綜合性商品交易所進行。例如,倫敦的皇家交易所(Royal Exchange)早期曾作為多種商品(包括紡織品原料)的交易場所,但并非專門針對羊毛。
名稱混淆的可能性
現代相關市場
當前羊毛交易以現貨拍賣和期貨合約形式為主,主要市場位于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中國。倫敦作為金融中心,更多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而非直接的商品現貨交易。
建議:若您需要具體曆史文獻或機構名稱,請進一步确認名稱準确性(如是否為“倫敦羊毛協會”或其他類似組織),或補充更多背景信息以便深入核查。
不包括紅利的報價促進硫硫化醋酸卡紅染劑帶狀金環蛇單側性脊髓損傷碘化木溜油電熱電路飯匙倩堿供給不足工業廢氣恒沸物哼聲核溶解的緩沖砂心檢索性能交通管制卷輥拉姆标度位移法冷藏設備證書亂真計數摩裡斯氏點萘烷偏頗的氣動操縱熱擴散柱生産能量使開動十位成組編碼損益兩平分析碳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