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orris' points; Morris's point
rub; scrape; stroke
inner; liner; lining; neighbourhood
【法】 knot; sea mile
this
【化】 geepound
family name; surname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計】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醫】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經】 point; pt
摩裡斯氏點(McBurney's point)是臨床醫學中用于診斷急性闌尾炎的重要解剖标志,其英文名稱為"McBurney's point"。該定位點由美國外科醫生Charles McBurney于1889年首次描述,具體位置在右下腹部,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對應體表投影坐标為:
$$ (x,y) = left( frac{2}{3}L, 0 right)
$$
其中L為髂前上棘至臍的連線長度。
在臨床實踐中,此位置出現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被視為闌尾炎症的典型體征。據《格氏解剖學》記載,約70%的急性闌尾炎患者會在此處表現出顯著壓痛。該體征的病理基礎與闌尾根部固定于盲腸後位的解剖特點直接相關。
國際權威醫學數據庫UpToDate指出,雖然現代影像學技術(如超聲、CT)已顯著提高診斷準确性,但摩裡斯氏點觸診仍是急診科快速篩查闌尾炎的核心體格檢查方法。其診斷特異性可達81%-86%,尤其適用于醫療資源有限的基層醫療機構。
"摩裡斯氏點"(Morris' points/Morris's point)是醫學術語,主要用于描述腹部檢查中的特定壓痛點。根據的翻譯信息,該詞對應英語為兩種拼寫形式:Morris' points 或Morris's point。
臨床意義補充:
由于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通過《格氏解剖學》等專業醫學書籍或PubMed數據庫獲取更詳細的解剖定位及臨床應用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