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BLL
【計】 B; base address
site
【計】 arresting; go to; localize; polarization
【醫】 localization; orientation
【經】 make reservations
connect; join; joint; juncture; link
【計】 bussing; catenation; connection; interfacing; join; linkage; linking
【化】 connection
【醫】 connection; couple; coupling; union
【經】 link
基地址定位連接(Base Address Positioning and Linking)是計算機體系結構和嵌入式系統中的核心概念,指通過預設的起始地址實現硬件設備或内存模塊的邏輯定位與物理連接。該術語在中英文技術文獻中存在以下對應關系:
基地址(Base Address)
指内存映射或硬件寄存器分配的起始參考點。在ARM Cortex-M處理器中,外設寄存器組通常通過0x40000000起始的基地址進行訪問(參見《ARM System Developer's Guide》第5.3章)。
定位機制(Positioning Mechanism)
采用"基地址+偏移量"模式實現動态尋址,如PCI Express設備通過基地址寄存器(BAR)聲明所需内存空間範圍,偏移量計算公式為:
$$ Physical Address = Base + (Offset times Alignment) $$
該原理在《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第5版第5.7章有詳細推導。
連接特性(Linking Characteristics)
支持地址重定位和動态鍊接庫加載,Linux内核的ELF文件加載器即通過基地址重定位實現ASLR(地址空間布局隨機化),此過程符合IEEE Std 1003.1-2017的可執行文件格式規範。
基地址定位連接是計算機系統中與内存管理、程式加載相關的概念,其核心在于通過“基地址”實現地址定位和模塊連接。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地址的定義 基地址指内存中某段存儲區域的起始位置,用于确定後續數據的物理地址。例如在x86架構中,段寄存器(CS/DS/SS等)存儲的段基址與偏移地址共同構成物理地址。這種機制可将程式邏輯地址映射到實際内存空間。
定位與連接的作用
0x400000
,指令偏移0x200
則對應物理地址0x400200
。典型應用場景
補充說明:基地址概念在嵌入式系統、操作系統内核開發中尤為重要,需注意不同架構的基址寄存器設計差異(如ARM的基址寄存器與x86段機制的區别)。
阿耳斯伯格氏角變形菌閉合型參變激勵磁性方向指示器從權利動力平衡鈣沉積過多更正憑單跟舟韌帶共晶合金構成全部損失磺胺苯吡唑喙鎖筋膜晶狀體上皮兩處骨折硫酸烷基鈉氯替乙酰氨清楚地色譜系統分析石油美元再循環失真容忍雙氯非那胺雙球面透鏡水蘇堿順序訪問酸性一號鉻變棕钛磁鐵礦糖一般的彎彎曲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