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ortar setting
【化】 grout; mortar
be hard set; concreting; curdle; freeze; concretion; solidification
【化】 freeze; freezing; setting; solidification
【醫】 clotting; coagulate; coagulation; set
灰漿凝固(Mortar Setting)是指由水泥、石灰等膠凝材料與水混合後,通過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硬化體的過程。該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初凝(initial set)和終凝(final set)。初凝指混合物失去塑性但未完全硬化的狀态,終凝則标志着硬化完成并具備一定強度。
從材料科學角度,凝固的核心機制是膠凝材料的水化反應(hydration reaction)。以矽酸鹽水泥為例,其化學反應式為:
$$
3CaO·SiO_2 + H_2O → CaO·SiO_2·H_2O + Ca(OH)_2
$$
反應生成的水化矽酸鈣(C-S-H凝膠)構成主要強度骨架。溫度、濕度及水灰比是影響凝固速度的關鍵因素,例如高溫環境會加速水化反應,但可能導緻結構微裂紋。
根據《ASTM C191-21水泥凝結時間測試标準》,普通矽酸鹽水泥的初凝時間需≥45分鐘,終凝時間≤375分鐘。工程應用中,添加緩凝劑(如木質素磺酸鹽)或促凝劑(如氯化鈣)可調節凝固時間以適應不同施工需求。
該術語在建築行業中的實際應用包括磚石砌築、牆面抹灰等。例如英國标準BS EN 998-2規定,牆體抹灰用灰漿的28天抗壓強度需達到2.5-20 MPa,凝固質量直接影響結構耐久性。
灰漿凝固是指由膠凝材料(如水泥、石灰、石膏等)與水混合形成的漿體,經過化學反應和物理硬化後形成固态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灰漿是由膠凝材料(如水泥、石灰或石膏)與水、砂等混合而成的塑性材料。其主要功能包括砌築磚石結構、牆面粉刷或填補縫隙。
凝固後的灰漿具有粘結性和強度,廣泛用于建築砌築(如石橋墩的粘接)和牆面裝飾。例如,傳統石灰漿凝固後形成的碳酸鈣層具有透氣性,適合古建築修複;現代水泥基灰漿則強度更高,適用于承重結構。
如果需要更具體的工程案例或凝固時間數據,可參考建築材料相關文獻或标準規範。
阿耳比尼氏小結桉葉油巴比妥納保證金波瓣功率寬度超視粒成套彙編程式窗口目标磁鼓存儲器泛頻轉接器格特内氏現象光電倍加管恒比環形閥灰盤噴水器精神盲柯爾氏氫電極克魯澤氏刷可用金錢賄賂的硫酸肼貿易市場人口學的熱塑塑料世間的歲磁變逃亡地主特殊抑制劑體力正常突緣嘴未償付的提取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