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oudriflow catalytic cracking
carelessly; recklessly
gain; get; need; obtain; fit; ready for
benefit; favourable; profit; sharp
【化】 catalytic cracking
胡得利催化裂化(Houdry Catalytic Cracking)是石油精煉中的一項重要工藝,指在固定床反應器中使用催化劑将重質烴類(如重油、渣油)裂解為輕質烴類(如汽油、柴油)的過程。該技術由法國工程師尤金·胡得利(Eugene Houdry)于20世紀30年代發明,首次實現了催化裂化的工業化應用,顯著提升了汽油産率和品質。
催化劑與反應機制
使用天然白土或合成矽酸鋁催化劑,在450–500°C高溫下促使長鍊烴分子斷裂為短鍊分子。催化劑通過吸附烴類并降低裂解活化能,提高反應效率,同時減少結焦。
固定床反應器設計
原料油與催化劑在固定床中接觸反應,反應後需周期性停止進料以通入空氣燒除催化劑表面積碳(再生步驟),實現催化劑循環使用。此設計成為後續流化床工藝的基礎。
産物優化
相比熱裂化工藝,胡得利法将汽油收率提高至40–50%,辛烷值提升約15個單位,并副産高價值液化石油氣(LPG),奠定了現代汽油生産的技術路線。
胡得利工藝在二戰期間為盟軍供應了70%以上的航空汽油,推動了催化裂化技術的普及。20世紀50年代後,其固定床設計逐漸被流化床催化裂化(FCC)取代,但核心催化劑配方和再生理念仍應用于現代FCC裝置,持續優化燃料生産效率。
權威參考來源
關于“胡得利催化裂化”這一表述,可能存在名稱拼寫誤差。實際應為“胡德利催化裂化”,指的是化學家尤金·胡德利(Eugene Houdry)開發的催化裂化技術。以下是詳細解釋:
催化裂化是石油工業中通過催化劑将重質油裂解為輕質油(如汽油、柴油)的過程。其核心反應溫度為400-500°C,使用分子篩催化劑(如氧化物催化劑)。
技術突破
胡德利在1930年代開發了首個工業化的催化裂化工藝,解決了高溫反應中催化劑易積碳失活的問題。他采用氧化物催化劑,提升了反應穩定性。
工業化應用
盡管化學家最初不看好該反應(因高溫和積碳問題),胡德利通過與石油公司合作,成功将技術工業化,成為現代煉油的核心工藝之一。
環保影響
胡德利還發明了汽車尾氣淨化器,将催化技術拓展到環保領域。
該技術顯著提高了輕質油産量,推動了石油工業發展,同時為催化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奠定基礎。
注:用戶提到的“胡得利”可能為“胡德利”的音譯差異,建議參考權威文獻确認名稱拼寫。
杯錐赤藓酮糖代數程式設計語言氮葉立德稻田地址修改量反射增強概括性人口調查進口額積炭生成的性質聚糖連接寄存器立即碼曆史先例硫化亞銅面貌内部感覺脲草酸強無值子句列前R基團全局狀态缺省緩沖器分配噻喃生産費用算術式指數通奸瞳孔測量法完全互換微處理機編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