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oroidal core memory
【計】 ring type
【醫】 ring form
【計】 CM; core memory; core storage; core store
環形磁心存儲器(Magnetic Core Memory)是早期計算機采用的一種非易失性存儲技術,其英文術語可直譯為"toroidal magnetic core memory"。該技術通過環形磁芯的磁化狀态實現二進制數據存儲,每個磁芯代表1位信息(0或1),磁化方向由穿過磁芯的導線電流方向控制。
根據《計算機存儲技術發展史》記載,這種存儲器由麻省理工學院的王安博士于1949年提出專利,其核心材料采用鐵氧體磁環,直徑約1毫米。工作時,X/Y驅動線産生交叉電流,通過檢測感應線電壓變化實現數據讀取。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檔案顯示,該技術曾在1950-1970年代廣泛應用于航天計算機系統,包括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導航計算機。
英國科學博物館的技術文獻指出,環形磁心存儲器的存取時間約為6微秒,存儲密度最高可達128KB。其耐輻射特性使其在軍工領域持續使用至1980年代,直至被半導體存儲器取代。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計算史年鑒》證實,該技術為現代RAM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環形磁心存儲器是一種早期計算機中使用的存儲技術,其核心由環形(圓環狀)磁性材料構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英文為toroidal core memory,屬于磁芯存儲器(core memory)的一種。每個存儲單元由微小的環形磁芯組成,通過磁化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表示二進制數據(0或1)。
結構與原理
曆史與應用
該技術廣泛應用于20世紀50-70年代的計算機(如IBM 360系列),具有非易失性(斷電後數據不丢失)和可靠性高的特點,但受限于體積大、速度慢等缺點,後被半導體存儲器取代。
相關術語
同類型存儲器也被稱為core storage或core store,均屬于早期計算機内存技術。
若需進一步了解磁芯存儲器的制造工藝或具體機型案例,可參考計算機發展史相關文獻。
查找長度成本會計循環稱快甙電氣化學的對象程式包耳科學的繁雜的複合群剛果紅試驗肛毛倒生國際會計師聯合會海水泵寒性潰瘍赫德遜氏線核定年度支出數恒壓充電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經濟循環的天體理論技術資料聚合酶抗熔劑可訪問位置黴甾醇氣門妻親滲碳銅斯基爾氏征圖形程式設計凸圓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