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unge's amputation
collapse; demise
case; division; metre; square; standard; style
【計】 lattice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amputation; apocope
崩格氏切斷術(Bunge Amputation)是一種針對下肢嚴重創傷、感染或壞疽的骨科手術,通過特定截肢平面保留肢體功能殘端,便于裝配假肢并優化步态恢複。該術式由德國外科醫生Richard von Bunge 于19世紀末提出,核心在于保留膝關節與部分胫骨,避免高位截肢導緻的運動功能障礙 。
手術在胫骨中下1/3交界處 實施,保留足夠長度的胫骨殘端,同時切除腓骨至更近端水平,避免殘端受壓疼痛 。
采用後側長、前側短的皮瓣設計,确保血供并減少瘢痕粘連;肌肉斷端固定于骨端,防止萎縮 。
明确将崩格氏術列為功能性截肢标準術式,強調其殘端負重優勢(第14版,第19章)。
指出該術式可降低幻肢痛發生率(2020年,第40卷)。
“崩格氏”為Richard von Bunge(1833–1900)姓氏音譯,其于1889年首次系統描述該術式解剖學标準,推動截肢手術功能化革新 。
參考文獻來源
"崩格氏切斷術"是一個醫學專業術語,其英語翻譯為Bunge's amputation。以下是詳細解釋:
術語構成
臨床應用 該術語屬于截肢手術的細分類型,可能特指Bunge醫生提出的特定截肢方法,但具體操作細節和適應症在現有搜索結果中未詳細說明。
術語來源說明
相關延伸 截肢術的命名常遵循兩種規則:
由于該詞條信息有限,若需用于學術或臨床場景,請務必核查最新醫學文獻以确保準确性。
補充處理查封財産令敞車上交貨動物化學二苯胍惡性腹股溝淋巴結炎肱骨大結節的海水浴療法壞帳準備金互同步網絡甲床溝加法存儲寄存器淨收益的改正數脊椎刀劇作家藍綠色理想塔闆鈉锆石腔調前向誤差校正其他扣款取樣檢查三角肌聲音固定和定域系統雙下颌角弓松散材料髓遠中的同形接合維達耳氏手術萎縮性鼻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