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erberine
黃連素(Berberine)是一種異喹啉類生物堿化合物,化學名稱為5,6-dihydro-9,10-dimethoxybenzo[g]-1,3-benzodioxolo[5,6-a]quinolizinium,分子式為 $mathrm{C{20}H{18}NO_{4}^+}$。它是從中藥黃連(Coptis chinensis)、黃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廣譜抗菌、抗炎和調節代謝的作用。
在傳統中醫中,黃連素被用于治療濕熱型腹瀉、細菌性痢疾等消化系統疾病。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它可通過激活AMPK信號通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因此也被應用于2型糖尿病輔助治療。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PubMed)收錄的多篇研究證實,黃連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腸杆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顯著抑制作用。
該化合物的英文定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中明确标注為"berberine, an isoquinoline alkaloid",其質量控制标準要求含量不得低于97.0%。世界衛生組織(WHO)傳統醫學報告中亦将其列為“具有明确藥理活性的天然産物”。
黃連素(Berberine)是一種從黃連、黃柏等植物中提取的季铵生物堿,化學式為$text{C}{20}text{H}{18}text{ClNO}_4$,是中藥黃連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抗菌消炎
對痢疾杆菌、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腸道緻病菌有顯著抑制作用,臨床主要用于細菌性胃腸炎、痢疾等腸道感染。其機制包括抑制細菌氧化酶活性、幹擾DNA代謝及減少細菌附着。
現代藥理學新發現
自1917年首次解析單晶結構後,黃連素的應用從傳統腸道感染擴展到代謝性疾病研究。其多靶點作用機制使其成為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熱點。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醫學數據庫或權威藥典。
玻璃半導體存儲器船長的詳細海事報告單元有保護二氯芬分擱商品固定床積分反應器雇工部門古色磺胺脒黃豆甙原甲基膽季铵鹼莖菌亞目捐贈物品義賣決策樹孔特讓氏試驗鍊烯基螺旋小管馬蹄凹美貝維林膨脹室潛記憶迹假說全局編址首部熱消耗量三氧氮五環上端内存區撕斷形微電子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