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水(hóngshuǐ)的漢英詞典解釋
在漢英詞典中,"洪水"對應的英文術語為flood,指因強降雨、冰雪融化或河流決堤等自然或人為因素導緻的大範圍水體泛濫現象。根據《牛津英語詞典》,flood 被定義為"水體覆蓋通常幹燥的土地,造成災害性後果的自然事件"(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023)。
從成因角度,洪水可分為季節性洪水(seasonal flood) 和突發性洪水(flash flood)。前者如長江流域因季風降雨引發的周期性泛濫,後者常見于山區因短時暴雨形成的急速水流(National Geographic, 2022)。中國水利部《水文學術語》進一步将洪水歸類為"水文循環中超出河道承載能力的異常徑流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21)。
在文化語境中,"洪水"常被引申為災難性事件或情緒爆發,如英語諺語"a flood of tears"(淚如雨下)。《劍橋英語詞典》指出,該詞在18世紀後衍生出"大量湧現"的比喻義,例如"flood of information"(信息洪流)(Cambridge Dictionary, 2023)。
地質學研究顯示,全球約23%的人口生活在百年一遇洪水的潛在影響範圍内(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23)。此類數據被收錄于《英漢地球科學大詞典》,強調洪水作為跨學科研究對象的複雜性(科學出版社, 2020)。
洪水是指因暴雨、融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急劇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漲的自然現象,具有突發性和破壞性。以下從定義、分類、成因及特性等方面綜合解析:
洪水是短時間内河湖流量急劇增加、水位明顯上升的水流現象,常淹沒平常不在水下的陸地,導緻災害。其英文對應詞為“flood”,既指水流暴漲過程,也包含引發災害的結果。
按成因分類
按地區分類
研究洪水規律可優化預警系統,例如通過監測洪水過程線(流量隨時間變化曲線)進行預測。公式表示為:
$$
Q(t) = Q0 + int{0}^{t} (P - E - R) , dt
$$
其中,( Q(t) )為t時刻流量,( P )為降水,( E )為蒸發,( R )為徑流損失。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防治措施,可參考政府水利部門發布的權威指南。
柴油機超型因子成型刀具尺側下副動脈磁頭碰撞雌雄生殖單側有向圖單值作業參數多進程軟件系統氟矽酸鉀共轭像共謀行動廣播式信息黃連次堿換位阻塞會議室甲苯叔丁氨硫酸鹽寄售貨物裡希特氏縫術面結型場效應晶體管謀財害命葡萄糖酸銻鈉三氧二某化合物篩鼻甲的上前尖射頻扼流圈設置可共享的工作簿石墨刷特發性心博過速外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