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national income; national revenue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宏觀經濟學核心概念,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所有生産要素(勞動力、資本、土地等)所有者獲得的收入總和。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經濟活動的淨成果,是衡量國民經濟整體運行狀況的關鍵指标。
經濟學内涵
國民收入代表生産過程中創造的新增價值,即從國内生産總值(GDP)中扣除折舊和間接稅後的淨值。其核算範圍包括:
來源: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漢英詞典釋義對照
國民收入(NI)通過以下關系式與其它宏觀經濟指标關聯:
$$ begin{align} text{GDP} - text{折舊} &= text{國内生産淨值(NDP)} text{NDP} - text{間接稅} + text{補貼} &= text{國民收入(NI)} end{align} $$
核算方法參考: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
人均國民收入常作為評估居民生活質量的基準,比GDP更準确反映可支配資源(薩缪爾森《經濟學》)。
政府通過分析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如勞動報酬占比)調整稅收與社會福利政策(世界銀行發展報告)。
權威來源延伸閱讀
- 國家統計局《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對國民收入的統計框架
- IMF《世界經濟展望》中各國國民收入數據比較
- 曼昆《宏觀經濟學》第10章“國民收入的衡量”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宏觀經濟學中的重要概念,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所有居民通過參與生産活動所獲得的總收入。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經濟的整體收入水平,常用于衡量經濟規模和居民生活水平。
定義與範圍
國民收入包括所有生産要素(勞動力、資本、土地等)所有者獲得的收入總和,例如:
計算方法
通常通過收入法計算,公式為:
$$
text{國民收入} = text{工資} + text{利潤} + text{租金} + text{利息} + text{間接稅} - text{補貼}
$$
其中,間接稅(如增值稅)需扣除政府補貼後的淨額計入。
與GDP的關系
經濟意義
國民收入是“流量”概念(一定時期内的總量),而非“存量”。此外,它不包含非生産性收入(如彩票中獎)或非法收入。若需更深入理解,可結合國民賬戶體系(SNA)或相關經濟學教材擴展學習。
阿摩尼草巴克豪振蕩背中線成酸的單線操作打印機重定向對訴訟程式提出抗辯額外信息飯桌幹酪蛆華中五味子膠體性甲狀腺腫經核證無誤的副本開環反饋最優利尼埃爾氏試驗硫黃乳皮耳茨氏反射前主靜脈臍帶膠樣組織三苯甲烷三羟甲蜜胺山蛭拭抹授胎泰勒标準篩號天花粉跳火點火法酮尿韋尼克氏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