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骨結合的英文解釋翻譯、骨結合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synestotic; synosteotic; synostosed

分詞翻譯:

骨結合的英語翻譯:

【醫】 juncturae ossium; synosteosis; synostosis

專業解析

骨結合(osseointegration)是牙科種植學和骨科醫學領域的重要概念,指植入物(如钛合金種植體)與周圍骨組織之間形成的直接結構性和功能性連接。該過程不依賴軟組織或纖維組織的中間層,通過骨細胞在植入物表面的增殖與礦化實現生物力學穩定。

核心特征與機制

  1. 生物相容性:钛金屬因其表面氧化層與骨組織的化學親和性,成為骨結合的理想材料。骨細胞通過黏附分子(如整合素)識别钛表面微觀結構,啟動成骨過程。
  2. 動态愈合:術後3-6個月内,骨組織通過骨重塑(bone remodeling)與種植體形成機械性嵌合,應力傳導效率可達天然牙的85%-95%。

臨床應用

權威參考文獻

  1. Brånemark PI. Osseointegration and its experimental background.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1983;50(3):399-410. doi:10.1016/S0022-3913(83)80101-2
  2. American Academy of Implant Dentistry. Glossary of Implant Terms. 2023 Edition.

網絡擴展解釋

骨結合是口腔種植領域的核心概念,指種植體與骨組織之間直接接觸并形成功能性連接的狀态,具體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發現

骨結合(Osseointegration)指在顯微鏡下,種植體表面與活體骨組織直接接觸,中間無結締組織等非骨性組織間隔。這一現象由瑞典學者Brånemark于1952年偶然發現:他将钛金屬光學窺管植入兔子骨骼後,發現植入體與骨組織牢固結合無法取出,由此開啟了現代種植牙技術的研究。

二、形成過程

  1. 初期階段(術後1個月内):血塊包裹種植體,蛋白質等生物高分子吸附形成適應層,伴隨骨吸收與再生同時進行。
  2. 修複階段(1-3個月):膠原纖維逐步形成網狀結構,骨改建持續進行。
  3. 成熟階段(3個月後):完成骨結合,種植體與骨組織形成穩定的力學傳導結構。

三、關鍵影響因素

  1. 材料特性:钛金屬因其生物相容性和表面氧化層特性,最易形成骨結合。
  2. 手術操作:需控制鑽孔速度(不超過2000r/min)和溫度(用4℃生理鹽水降溫),避免骨細胞壞死。
  3. 愈合條件:種植體需在無負荷狀态下度過愈合期(通常3-6個月)。

四、臨床意義

骨結合使種植體能像天然牙根一樣傳遞咬合力,成為現代種植牙技術的基礎。據統計,規範操作下钛種植體的10年成功率可達95%以上。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醫學教育網、臨床指南等權威來源,完整研究細節可參考原始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把錢存在銀行裡唇外翻大氣光學蝶窦開放術泛點速度發作性頭痛弗萊氏理論複原醣共餐的合意的産品會計證據降解代謝繼電器輸入進行爆破六歲磨牙卵裂球前面觀啟動技術輕水堆人工打字機生産流水線生骨胚組織石刁柏濕砂心型石炭層水質測試試劑T-102水中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