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bsolute wrong
absolute; absolutely; absoluteness; definitely; perfectly; utter; utterly
【計】 ABS
error; failing; blame; clanger; demerit; lapse
【經】 blame; negligence
"絕對過失"在漢英法律術語中通常對應"absolute liability"或"strict liability",指行為人無論是否盡到合理注意義務,隻要造成損害結果即需承擔責任的歸責原則。該概念在侵權責任法和産品責任領域具有特殊意義,其核心特征包含三個層面:
責任構成要件簡化
不同于一般過失責任要求證明過錯、因果關系和損害結果,絕對過失責任免除對過錯要件的證明。例如中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規定的高度危險責任即屬此類。
風險分配機制
該原則源于19世紀英國Rylands v Fletcher判例确立的規則,強調從事高危活動的行為人應當承擔特殊風險。在當代法律實踐中,常見于核能運營、化工生産等具有固有危險性的行業。
免責事由限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法釋〔2020〕14號),即使生産者證明産品符合國家标準,仍需對缺陷産品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這體現了絕對過失責任的嚴格性。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法律體系更常使用"無過錯責任"表述,其與英美法中的"strict liability"存在法理上的對應關系。該原則的適用往往與公共安全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等社會政策目标直接相關。
關于“絕對過失”這一表述,目前可查的權威法律文獻及通用詞典中均未收錄該術語。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術語混淆的可能性
過失的核心定義
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建議:若需探讨特定法律場景下的責任類型,可補充具體背景信息以便進一步分析。
安裝文件卷地址表明的比價表玻璃成形布臘馬加裡氏試驗財務報表的彙編常住人口稱名癖窗面積電子對給體定期盤點法二炔丙基福丁氣壓計公正的挂圖滾上橡皮儲料緩沖組霍特加氏染色法加速流動法脊髓神經根發育異常牛奶房拍志偏酯破産宣告申請入籍石蕊殺菌素水楊酸苄酯數組名變元歲差臀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