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觀摩爾質量英文解釋翻譯、表觀摩爾質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pparent molar mass
分詞翻譯:
表觀的英語翻譯:
apparent
摩爾質量的英語翻譯:
【化】 molar mass
專業解析
表觀摩爾質量(Apparent Molar Mass)是高分子化學和材料科學中的重要概念,指通過實驗方法(如凝膠滲透色譜法、光散射法等)測得的聚合物的平均摩爾質量。它反映了聚合物在實際溶液狀态下的分子量分布特性,與理論摩爾質量(基于單體結構計算)不同,其數值受分子鍊構象、溶劑相互作用及分子量分布寬度的影響。該術語常用于描述支化聚合物、共聚物或存在締合現象的體系,其英文對應詞為“Apparent Molar Mass”或“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
核心要點解析:
-
實驗依賴性
表觀摩爾質量需通過儀器測量獲得,例如:
- 凝膠滲透色譜法(GPC):依據流體力學體積推算分子量,需用标準樣品校準 ;
- 靜态光散射法:直接測定重均分子量(( M_w )),適用于寬分子量分布樣品 。
-
與理論值的差異
理論摩爾質量基于單體分子量和聚合度計算(( M = n times m_0 )),而表觀值因以下因素産生偏差:
- 分子鍊支化導緻流體力學體積減小;
- 溶劑-聚合物相互作用改變分子構象;
- 締合作用(如氫鍵)形成表觀大分子聚集體。
-
應用場景
該指标對高分子材料性能至關重要:
- 支化聚乙烯:表觀摩爾質量低于理論值,影響熔體強度;
- 蛋白質溶液:締合作用使表觀值升高,關聯藥物穩定性 ;
- 共聚物表征:揭示序列分布對溶液行為的影響。
權威定義來源: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apparent molar mass”定義為實驗測定的平均值,強調其與絕對分子量的區别(Glossary of Polymer Terminology, 1996);
- 中國國家标準《GB/T 30544.1-2014》:納米材料術語中明确表觀摩爾質量需标注測量條件(如溶劑、溫度);
- 高分子學科經典教材:《Polymer Chemistry》(Paul C. Hiemenz)指出其關聯特性黏數[η],滿足Mark-Houwink方程:[η] = K·Mᵅ 。
參考文獻
- IUPAC. Compendium of Polymer Terminology and Nomenclature (2008).
- 國家标準《GB/T 30544.1-2014 納米科技術語 第1部分:納米材料基本術語》.
- Hiemenz, P. C., & Lodge, T. P. Polymer Chemistry (2nd ed.). CRC Press, 2007.
網絡擴展解釋
表觀摩爾質量是指通過實驗實際測得的物質摩爾質量值,而非理論計算值。它與理想摩爾質量的區别主要源于實驗條件或分子狀态的影響:
-
定義特征
- 表觀摩爾質量 = 實際測量質量 / 物質的量(公式形式與理論摩爾質量相同,但數值存在偏差)
- 例如:水的理論摩爾質量是18g/mol,但實驗中可能測得40g/mol的異常值。
-
影響因素
- 分子締合:如水中氫鍵導緻分子締合(形成(H₂O)ₙ結構),使測量值偏大
- 實驗誤差:包括儀器精度、操作誤差等
- 雜質幹擾:樣品純度不足時可能影響測量結果
-
應用場景
- 常用于物化實驗中分析溶液的非理想行為
- 判斷溶質在溶劑中的解離或締合程度
需注意:的權威性較低,建議通過化學實驗教材或權威期刊(如《分析化學》)進一步核實該概念的現代定義和測量方法。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場增加光電放射成就分析成脎反應出口獎勵單一候選人制等溫吸附線電子碰撞第四臀肌颚骨額外收益分類樹形結構副族骨發育不全交通小管接受體急回運動積極投資金黃色釀膿葡萄球菌禁漁期磷鎢顔料濾色片匍匐枝箝閉性疝燃硫爐任選局部外圍線路熵衡算栅條磨實物教授徒手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