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cceptor; ceptor
receive; accept
【電】 connecting
【化】 acceptor; ceptor; receptor
【醫】 acceptor; ceptor; donee; receptor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接受體"可對應兩種核心概念:
生物學受體(Biological Receptor) 指細胞表面或内部能與特定分子結合并引發生理反應的大分子結構,例如G蛋白偶聯受體。該定義源自《分子細胞生物學》教材第8版(ISBN 978-1-4641-8339-3),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收錄于其生物學術語數據庫。
化學受主(Chemical Acceptor) 在半導體物理和電化學領域,指能接受電子或空穴的物質。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發布的《化學術語綱要》,電子接受體在氧化還原反應中表現為電子獲得方,此概念被劍橋大學化學系教學大綱引用。
雙語義項均通過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的MeSH術語庫實現概念關聯,表明術語在不同學科中的演化路徑。
“接受體”是一個多領域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學科背景理解:
汽車工程領域 指乘員直接接觸的部件(如轉向盤、座椅、地闆等),其振動或噪聲會被人體感知。例如,轉向盤模态頻率需≥35Hz以避開發動機怠速二階激勵,車身彎曲/扭轉模态也需與發動機頻率匹配。
化學與生物化學領域
環境生物學領域 指接受外來物質(如污染物)的生物或非生物載體,包括人類、動植物、微生物以及大氣、水體、土壤等介質。
不同學科對“接受體”的定義核心均圍繞“接收特定物質或能量”展開,但具體對象和機制存在顯著差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