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ne
deficient; have a deficit; lose; luckily; short; treat unfairly
be short of; imperfect; lack; minus
【醫】 a-
"虧缺"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不足、缺損的狀态",其對應的英文翻譯為"deficit; deficiency; shortage"。該詞屬于漢語書面語,常見于學術文獻、政策文件及正式報告中,具有以下三層遞進式語義特征:
物質層面的不完整狀态 多指資金、資源等可量化事物的短缺。例如:"財政虧缺需通過國債發行彌補"(《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23)。英語對應詞"fiscal deficit"在《牛津英漢雙解詞典》中被定義為"an excess of expenditure over revenue"(第10版,2020)。
功能層面的效能減損 特指系統或機制未達預期效能,如"免疫虧缺易緻感染風險增加"(《醫學專業英語術語詞典》,人民衛生出版社,2021)。此時英文對應"immunodeficiency",強調功能性缺失。
道德倫理的完整性缺失 在倫理學語境中,"道德虧缺"指價值觀體系的不完善,如《中國倫理學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将其界定為"主體德性建構中的結構性缺陷"。
該詞的典型搭配模式包括:
詞義辨析方面,《漢英對比語言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指出,"虧缺"與"缺乏"的差異在于前者強調應然狀态的未達成,後者側重實然存量的不足。如"維生素虧缺"特指低于生理需求标準,而"維生素缺乏"僅說明存量少。
“虧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虧缺指缺損不全或欠缺,表示事物在數量、質量、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或缺陷。例如:德行虧缺、資源虧缺等。
構成與詞義
由“虧”(受損、不足)和“缺”(缺少)組合而成,強調雙重缺失狀态。既可指具體事物的缺損(如“文句虧缺”),也可形容抽象層面的不足(如能力、德行等)。
語境應用
該詞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日常口語中更常用“缺少”“不足”等替代。在描述競争或資源時,隱含“因不足而處于劣勢”的意味,如“條件虧缺,難以成功”。
等效正弦波多廠公司耳壞死組織切除術耳鏡檢查膈動脈工業性痤瘡樣疹光亞硝化國際擔保過空性叩音合法的宗教活動甲苄肼膠乳拼料記錄聚集開放系統調用開管卡披武香脂颏孔連續洗滌機漏稅貨麥肯齊氏切斷術麥芽醇磨切牙頻譜特征秋加耶夫消除法群集模型三硫化二砷司法援肋烴氫化作用透明膜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