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icroporous membrane technology
微孔膜技術(Microporous Membrane Technology)是指利用具有微米級孔隙結構的高分子或無機材料薄膜進行分離、過濾或擴散的工程技術。其核心在于通過精确控制的孔徑(通常為0.1-10微米)實現物質的選擇性透過,廣泛應用于醫療、環保、能源等領域。
中文定義
微孔膜是一種含大量貫通微孔(孔徑<1μm)的功能薄膜,通過物理篩分機制分離混合物中的微粒、微生物或大分子物質。其分離效率取決于孔徑分布和孔隙率(來源:中國化工學會《化學工程名詞》)。
英文對應術語
Microporous Membrane 指具有相互連通孔道結構的薄膜,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定義,微孔指孔徑≤2納米的孔隙,但工業領域通常将0.1-10微米孔徑的分離膜統稱為微孔膜。
核心參數
典型應用場景
: 中國化工學會. 化學工程名詞(第三版)[M]. 科學出版社, 2020.
: IUPAC. Terminology for Membranes and Membrane Processes. Pure Appl Chem, 1996.
: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Microporous Membranes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PMID: 33276421.
微孔膜技術是一種基于多孔材料的分離技術,通過調控膜的孔徑和結構,實現對氣體或液體中不同尺寸分子的篩選與分離。以下從核心原理、材料與結構、傳輸機制、應用領域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微孔膜的核心功能依賴于分子尺寸差異篩選。其孔徑通常在納米至微米級别(如0.025μm至14μm或15~55nm),通過物理屏障截留大分子或顆粒,允許小分子通過,從而實現高效分離。例如,氣體分離中利用克努森擴散和表面擴散機制,而液體過濾則通過篩分或吸附作用。
材料類型
結構設計
專利中提到的網狀結構由不同直徑纖維(如100~1000nm與10~100nm)交織形成,結點為一體結構,兼具高安全性和低阻抗特性。
總結來看,微孔膜技術通過材料創新與結構優化,在多個領域實現了高效、低能耗的分離需求。具體應用需根據分離對象的分子尺寸及環境條件選擇合適膜類型。
比熱容串行設備雛菊鍊連接瓷磁道中心雌二醇戊酸酯非現金股利封閉世界假設煌綠膽鹽培養基緊急呼叫計數範圍即席演出劇變鍊接數據集連任離子電位螺旋扳手氯屈米通年終股利鉛波前S基團鲭魚油犬弓蛔蟲三溴合劑施救條款收斂性加速私管域損耗系數凸緣塑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