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楊酸鎂(Magnesium Salicylate)是一種有機鎂鹽化合物,化學式為Mg(C₇H₅O₃)₂·4H₂O,由水楊酸與氧化鎂或氫氧化鎂反應生成。該物質在醫學和化學領域具有明确應用,其核心特性與作用機制如下:
化學性質與結構
水楊酸鎂屬于非甾體抗炎藥(NSAIDs)類别,晶體結構中含有四個結晶水分子。其分子量為370.60 g/mol,在常溫下呈白色結晶粉末狀,微溶于冷水(溶解度約1:100),易溶于熱水和乙醇(溶解度約1:3)。
藥理作用
作為水楊酸衍生物,其抗炎作用通過抑制環氧化酶(COX)活性實現,阻斷前列腺素合成通路。相較于阿司匹林,該化合物因鎂離子的存在呈現更緩胃腸道刺激特性,適用于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狀緩解。
臨床應用
• 鎮痛:針對輕至中度肌肉疼痛
• 解熱:通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發揮作用
• 抗血小闆:可逆性抑制血小闆聚集(強度弱于水楊酸鈉)
用藥劑量通常為每日500-1000 mg,分次服用。
安全性與禁忌
腎功能不全患者需慎用(鎂離子排洩障礙風險),與抗凝藥物聯用可能增加出血傾向。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耳鳴(水楊酸反應)、胃腸道不適等。
質量标準
《美國藥典》USP43-NF38規定其含量測定需在幹燥失重(≤15.0%)後達到97.0%-103.0%的标示量,重金屬含量不得超過20 ppm。
參考來源
水楊酸鎂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以下從化學性質、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水楊酸鎂的分子式為$text{C}{14}text{H}{10}text{MgO}_6$,分子量298.53,CAS號為18917-89-0。其性狀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但易風化,易溶于乙醇,略溶于水,水溶液呈微酸性。
水楊酸鎂在體内經肝髒代謝,代謝産物通過腎髒排洩,半衰期隨劑量變化(小劑量2-3小時,大劑量可超過20小時)。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藥典及臨床指南,具體用藥需遵醫囑。如需完整化學參數或藥品說明書,可參考、3、5的詳細數據。
巴拿馬運河地帶表觀密度彈簧劃痕器膽囊十二指腸結腸襞刀面的徑向角多邊形屬性感電幹法分析耗散後勤信息系統貨主與貨主間的交易護士簡化圖角質生成擴張的立誓詞者輪替運動不能墨汁染色法牛蒡根蘋果酰契維尼尼氏管權寄存器醛烯酮容許支持應力生化晶片實驗室内燃機試驗受理所有權申報銅煤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