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tɪbiə/ 美:/'ˈtɪbiə/
複數:tibiae或tibias
n. 胫骨;[昆] 胫節(昆蟲)
The tibia is the fourth segment of the insect foot.
胫節是昆蟲足的第四節。
The tibia is on the inside of the calf and is one of the two long bones on the calf.
胫骨位于小腿内側,是小腿上的兩塊長骨之一。
The tibia of this bird is long and flat.
這隻鳥的胫跗骨長而扁平。
Genu valgum after proximal tibia fracture is specific complication in childhood.
胫骨近端骨折後的膝外翻是兒童期的特殊并發症。
I have a big bruise on my tibia now.
我的胫骨有很大一塊被擦傷。
Where are your tibia, fibula, and femur?
胫骨、腓骨和大腿骨在哪兒?
There was slight axial rotation of the tibia relative to the femur.
相對于股骨,胫骨出現輕微軸向轉動。
n.|shinbone/shankbone;[解剖]胫骨;[昆]胫節(昆蟲)
胫骨(Tibia)是人體下肢骨骼系統中位于小腿内側的一對長骨,也是全身第二大長骨。作為承重骨骼,胫骨在站立、行走和運動中起核心支撐作用。其近端與股骨(大腿骨)形成膝關節,遠端與距骨構成踝關節,外側與腓骨通過骨間膜連接,共同維持下肢穩定性。
從解剖結構看,胫骨可分為三部分:
胫骨骨折是最常見的骨科損傷之一,約占全身骨折的15%。根據《坎貝爾骨科手術學》分類,可分為橫斷型、螺旋型和粉碎性骨折,治療方案需結合骨折類型及軟組織損傷程度選擇保守固定或手術幹預。近年來,微創接骨闆技術(MIPO)因其減少血供破壞的優勢,被廣泛用于複雜胫骨骨折治療。
參考文獻:
“tibia”是解剖學和生物學中的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Tibia(發音:/ˈtɪbiə/,複數形式:tibiae 或 tibias)指人體或脊椎動物小腿部位的内側長骨,中文稱為胫骨。它是小腿兩根長骨中較粗大的一根(另一根為腓骨,即 fibula),主要承擔身體重量并與膝關節、踝關節相連。
在昆蟲學中,tibia也指昆蟲腿的胫節,即腿部的第三段(位于股節和跗節之間),通常細長且可能帶刺或剛毛。
如果需要更專業的醫學文獻或具體病例分析,建議結合解剖學教材(如《格氏解剖學》)或臨床數據庫進一步查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