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稅率;協定費率
Allows a carrier to lawfully charge a negotiated, non-tariff rate.
允許承運人合法地收取已達成協議的,非運價本運價。
Imported goods subject to normal tariff rate are not subject to temporary tariff rate.
適用普通稅率的進口貨物,不適用暫定稅率。
Temporary tariff rate may be applied to imported goods within a specified period of time.
對進口貨物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實行暫定稅率。
NAFTA converted Mexico's import license system for corn into a 15-year tariff rate quota (TQR).
NAFTA将墨西哥的玉米進口許可證制度轉化為關稅配額制度,并在15年内逐步取消。
Article 26 For goods imported in tariff rate quotas, they shall be taxable at inquota duty rates;
第二十六條屬于關稅配額内進口的貨物,按照配額内稅率繳納關稅;
關稅稅率(Tariff Rate) 指一國海關對進口或出口貨物征收關稅時依據的計征标準或費用比率。它是國際貿易中的核心調控工具,主要作用包括保護國内産業、增加財政收入及調節進出口平衡。其核心特征與運作方式如下:
從價稅率(Ad Valorem)
按貨物完稅價格的百分比征收(如“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計算公式為:
$$
text{關稅稅額} = text{貨物完稅價格} times text{稅率}
$$
此為最常用形式,世貿組織(WTO)數據顯示全球約70%關稅屬于此類。
從量稅率(Specific)
按貨物物理單位(如重量、數量)征收固定金額(如“每噸煤炭征收$10關稅”)。適用于價格波動大的大宗商品。
複合稅率(Compound)
同時采用從價和從量标準(如“進口葡萄酒:10% + $2/升”),常見于農産品領域。
注:實際稅率需依據商品HS編碼、原産地及貿易協定綜合确定,企業可通過各國海關官網或貿易數據庫(如UN Comtrade)查詢實時數據。
“Tariff rate”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Tariff rate”指政府對進出口商品征收的關稅稅率,是國際貿易中貨物跨境時需繳納的稅費比例。其核心含義為“關稅的比率”,。英文發音為英式/ˈtærɪf reɪt/,美式發音相同。
2. 應用場景
3. 相關詞組
4. 擴展說明
在部分語境中,“tariff rate”也指協定費率(如服務類收費),但此用法較罕見,主要集中于特定行業協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政策調整案例或國際稅率對比,可參考來源及經濟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