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南京(中國城市,現今命名為Nanjing)
China boasts the world's earliest observatory, built in Nanking in 1385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 A.D.-1644 A.D.), three centuries ahead of the Greenwich observatory built in Britain in 1670.
中國建有世界上最早的氣象台。公元1385年,明朝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比英國格林尼治觀象台(建于1670年)早三個世紀。
He will travel to Nanking by sea.
他将乘船旅行去南京。
In recent years, the firm has produced “Nanking!
近些年,該公司制作的愛國影片包括《南京!
Nanking! Nanking! A Threnody for Orchestra and Pipa.
管弦樂和琵琶哀歌“南京!南京!”
Such was the fascinating shadowboxing that went on at Nanking.
在南京持續打的就是這樣令人眼花缭亂的太極拳。
n.|Nanjing;南京(中國城市,現今命名為Nanjing)
“Nanking”是“南京”的舊式英文拼寫,對應現代漢語拼音“Nanjing”,指中國江蘇省省會南京市。該詞源于明清時期西方傳教士對當地方言的音譯,現多用于曆史文獻和國際交流語境中。
曆史地位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明朝等十個朝代在此建都,被稱為“六朝古都”。1937年日軍在此制造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事件,相關史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記載)。
地理特征
南京位于長江下遊,紫金山與玄武湖構成“山水城林”景觀,明代城牆保存完整度居世界前列。美國國家地理曾評價其為“東方古典美與現代文明交融的典範城市”。
文化符號
作為中國首個“世界文學之都”,南京雲錦織造技藝、金陵刻經印刷技藝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寝代表,2003年入選《世界遺産名錄》(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
現代發展
南京現為中國東部重要科研教育基地,擁有南京大學等15所“雙一流”高校。2023年GDP突破1.7萬億元,位列中國城市GDP前十強(來源:南京市統計局年度公報)。
Nanking是南京的英文舊稱,對應中文“南京”,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China boasts the world's earliest observatory, built in Nanking in 1385.(中國最早的觀象台建于1385年的南京。)
如需了解更多曆史事件(如太平天國定都、民國建立等),可進一步查閱相關文獻。
waxbring inscourgekite-flyeraccessedAntarcticaectogenousHispanichunchedimpelledlegislatorsletchSambuciwidthsZhanjiangas the saying goesflushing systemLos Angeles Timesout of tuneRichard HarrisbeakironexducerfreesiaheterosyllisjoskinjurisprudentkeratolyticmediiphyricAIXbra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