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王朝
Be careful not to drop the Ming Dynasty vase.
小心不要讓那個明朝的花瓶掉下來。
I totally oppose what he's doing, she said over lunch in the family home, off a crooked alley lined with Ming Dynasty houses.
“我完全反對他的做法,”她說, 她坐在家吃午飯,她家在一條小巷旁,兩旁排列着明代的房屋。
Ms. Wu fell in love with a richly decorated Ming dynasty pipa in the Met exhibit that she has not yet managed to lay hands-on, but she is determined.
吳女士最近喜歡上了一件正在大都會博物館展出的琵琶,它裝飾華麗,為中國明朝時代的産物,雖然她還沒有到手,但已經下定決心買入。
China boasts the world's earliest observatory, built in Nanking in 1385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 A.D.-1644 A.D.), three centuries ahead of the Greenwich observatory built in Britain in 1670.
中國建有世界上最早的氣象台。公元1385年,明朝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比英國格林尼治觀象台(建于1670年)早三個世紀。
He was influenced by the sociopolitical cliquism in late Ming Dynasty.
他受到明末社會政治黨社之風的影響。
明朝(Ming dynasty,1368年-1644年)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由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創立,共傳十六帝,曆時276年。該朝代以中央集權強化、經濟繁榮與文化創新著稱,對東亞曆史産生了深遠影響。
政治制度
明朝初期廢除了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并設立内閣輔助決策。朱元璋通過《大明律》和《大诰》完善法律體系,同時建立錦衣衛等特務機構加強統治。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修建紫禁城,奠定了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地位。
經濟與貿易
明朝推行“一條鞭法”改革賦稅制度,促進農業和手工業發展。景德鎮瓷器、松江棉布等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商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歐洲。鄭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推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交流,船隊最遠抵達非洲東海岸。
文化與科技
文學領域誕生了《三國演義》《水浒傳》等經典小說,王陽明創立心學哲學體系。科技方面,李時珍完成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宋應星編撰的《天工開物》系統記錄了手工業技術。此外,明朝完善了科舉制度,推動儒家文化的傳播。
對外關系與衰落
中期面臨倭寇侵擾,後期因宦官專權、土地兼并加劇社會矛盾。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明朝滅亡。其文化遺産如紫禁城、明孝陵等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産。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明朝”條目、大英百科全書“Ming Dynasty”詞條、故宮博物院官網曆史介紹)
關于英文詞彙“Ming dynasty”的詳細解釋如下:
“Ming dynasty”是“明朝”的英文翻譯,指中國曆史上由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的封建王朝,延續至1644年,共276年。它是中國最後一個由漢族統治的朝代,取代了元朝。
在非曆史語境中,“Ming dynasty”有時被西方媒體用作比喻,例如曾代指姚明在NBA的輝煌時期,但這一用法屬于非正式引申。
補充:明朝的英文相關詞彙包括其他朝代如“Tang Dynasty”(唐朝)、“Song Dynasty”(宋朝)等。
celebritycurmudgeonLayardlinkenlobbyingoptometristsparameciumPavlovianPepsiperceptualscabbingshoresidestabbingtagraggerybasic levelindividual casessense of belongingsoybean curdspiritual leaderweekly reportadipogenicbarbarityblacklegcarcinolysisclarionetelastoidgastrulahypermanganatehyperosphresiakikekunema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