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巨碎屑,粗碎屑
megaclast是地質學術語,指直徑超過4米的巨型岩石碎屑。該術語由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在沉積岩分類指南中明确定義,屬于沉積碎屑顆粒的最大分級範疇。這類碎屑常見于冰川沉積、山體滑坡和火山碎屑流等極端地質事件形成的沉積層中,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在2021年發布的《冰川沉積物分類手冊》中将其成因機制歸納為高能環境下的機械破碎作用。
根據劍橋大學沉積學實驗室的研究數據,megaclast的形态特征包含顯著的棱角狀邊緣和撞擊痕迹,這些特征可作為重建古地理環境的重要指标。在工程地質領域,此類巨型碎屑的分布規律被納入地質災害風險評估體系,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于《Engineering Geology》期刊的2023年專題報告。
“Megaclast”是一個地質學術語,由詞根“mega-”和“clast”組合而成,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根拆分
整體含義 “Megaclast”指直徑超過4米的巨型岩石碎塊,通常形成于極端地質事件,例如:
學術應用 該術語多用于描述第四紀冰川沉積物或深海濁積岩層中的超大型碎屑,其尺寸遠超普通礫石(如粒徑>256mm的“巨礫”屬于“boulder”,而“megaclast”更大)。
若需更專業的分類标準或具體案例,建議參考地質學領域文獻(如《沉積學》期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