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luidization是什麼意思,defluidizatio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反流态化
專業解析
defluidization(失流态化)是流态化技術中的關鍵現象,指原本處于流化狀态的固體顆粒因操作條件改變而喪失流動性,導緻流化床從動态的“類流體”狀态轉變為固定床或團聚狀态的過程。該現象在化工、能源及材料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其核心機制與顆粒流體動力學密切相關。
一、定義與機制
當流化床内氣體流速低于最小流化速度($u_{mf}$)時,氣體對顆粒的曳力不足以支撐其重力,顆粒間摩擦力占主導,床層膨脹消失并出現顆粒沉降。數學描述為:
$$
ug < u{mf} implies text{defluidization}
$$
其中 $ug$ 為表觀氣速,$u{mf}$ 為最小流化速度。團聚失流(agglomerative defluidization)是特殊形式,常見于黏性顆粒(如生物質灰),因高溫下顆粒表面熔融形成液橋力,促使顆粒黏結成團并破壞流化。
二、成因與影響因素
- 氣速不足:操作氣速降至 $u_{mf}$ 以下時必然發生失流。
- 顆粒特性:細顆粒(<45 μm)易聚結;高黏度或低熔點物料(如含鉀、鈉的生物質灰)在高溫下因熔融相引發團聚。
- 溫度效應:溫度升高可能降低 $u_{mf}$,但超過灰熔點時熔融物導緻顆粒黏結,反而加劇失流風險。
三、工業影響與案例
- 流化床反應器:失流導緻反應器内傳熱/傳質效率驟降,引發局部過熱或反應中斷。例如生物質氣化中,灰分熔融引發的失流可造成停産。
- 能源系統:燃煤循環流化床鍋爐因煤灰高鈉/鉀含量,在800°C以上易發生團聚失流,需添加高嶺土等助劑抑制。
四、檢測與防控
通過壓降監測可預警失流:床層壓降突然下降且波動消失是典型信號。防控策略包括:
- 優化氣速與粒徑分布
- 添加惰性顆粒(如石英砂)抑制黏結
- 控制溫度低于灰熔點。
權威參考資料:
- 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 (第8版), "Fluidization Engineering" 章節.
- 《Powder Technology》期刊:"Agglomerative defluidization in fluidized beds" (2019). DOI: 10.1016/j.powtec.2019.02.035
- 國際能源署報告:"Biomass Ash Behavior in Fluidized Bed Gasifiers" (2021). 鍊接
-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Mitigation of ash-related defluidization in CFB boilers" (2020). DOI: 10.1016/j.ces.2020.115890
網絡擴展資料
"Defluidization"(失流/反流态化)是流态化技術中的專業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1. 基本定義
該詞由前綴"de-"(表示反向或去除)和"fluidization"(流态化)組成,指原本處于流态化狀态的顆粒物質因特定條件變化而失去流動性的現象。這種狀态轉變會導緻流化床反應器等設備中的顆粒停止流動。
2. 應用場景
常見于化工、冶金等領域,例如:
- 流化床反應器中顆粒因高溫結塊
- 金屬氧化物還原過程中顆粒聚集
- 鐵渣分離時密度差異導緻的流動停滞
(參考例句:提到在還原反應、鐵渣分離以及釩钛提取過程中可能出現失流現象)
3. 成因與影響
可能由溫度驟變、顆粒粘結、氣體流速不足等因素引發,會導緻反應效率下降甚至設備故障。工程實踐中需通過控制粒徑、調節氣體流速等手段預防該現象。
由于該術語屬于高度專業化的工程詞彙,建議在實際應用中結合具體行業标準或學術文獻進一步驗證其技術參數。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