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ostadiene是什麼意思,lanostadien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羊毛甾二烯
專業解析
Lanostadiene(羊毛甾二烯)是一種重要的四環三萜烯類化合物,其名稱來源于其核心骨架——羊毛甾烷(Lanostane)。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化學結構與特征:
- 其核心結構是羊毛甾烷骨架,這是一種具有特定四環排列(6個六元環按特定方式稠合)的三萜烯。
- 名稱中的“-diene”明确表示該分子含有兩個碳碳雙鍵(C=C)。這是其區别于其他羊毛甾烷衍生物(如羊毛甾醇,僅含一個雙鍵)的關鍵特征。最常見的羊毛甾二烯在其母核的8(9)位和24(25)位擁有雙鍵(即8,24-lanostadiene),但雙鍵位置也可能因具體衍生物而異。
- 其分子式為C₃₀H₄₈,符合三萜烯(由6個異戊二烯單元構成,共30個碳原子)的基本特征。
-
生物來源與意義:
- Lanostadiene 主要作為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關鍵中間體存在。它是真菌和植物體内合成更複雜的甾醇(如麥角甾醇、羊毛甾醇)以及其他三萜類化合物(如靈芝酸)的重要前體。
- 在羊毛甾醇的生物合成途徑中,環氧角鲨烯(Oxidosqualene)在環氧角鲨烯環化酶(OSC)催化下環化形成羊毛甾二烯,隨後再被還原生成羊毛甾醇。這一步環化反應是甾醇和三萜類生物合成的關鍵步驟之一。
- 它也可能存在于某些天然産物中,或作為特定代謝過程的産物。
-
研究與應用價值:
- 作為生物合成中間體,研究 lanostadiene 及其相關酶(如羊毛甾二烯合酶)對于理解甾醇和三萜類天然産物的生物合成機制至關重要。
- 其結構是許多具有顯著生物活性(如抗腫瘤、抗炎、免疫調節)的天然三萜類化合物的基礎骨架。因此,它及其衍生物是藥物化學和天然産物化學研究的重要對象,可能作為合成或修飾生物活性分子的起點。
Lanostadiene 是一種具有羊毛甾烷骨架且含有兩個雙鍵的三萜烯化合物。它最核心的角色是作為真菌和植物體内合成甾醇(如羊毛甾醇、麥角甾醇)及其他三萜類天然産物的關鍵生物合成中間體。對其結構和生物合成的研究在天然産物化學、藥物開發和生物化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權威參考來源:
- 《萜類化學》 (Terpenoids Chemistry):經典教材,詳細闡述了三萜烯的分類、結構(包括羊毛甾烷骨架)和生物合成途徑,包含羊毛甾二烯作為中間體的介紹。(注:此為經典專業書籍,無直接公開鍊接,可通過學術數據庫或圖書館獲取)
- 《天然産物研究》期刊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該領域頂級期刊,發表大量關于三萜烯(包括羊毛甾烷型)的分離、結構鑒定、生物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論文,其中常涉及羊毛甾二烯及其相關酶。 (期刊官網通常需訂閱,可通過DOI查找具體文章:例如 DOI: 10.1021/acs.jnatprod.xxxxxxx)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材/數據庫 (如 KEGG Pathway, BRENDA):提供詳細的酶促反應和代謝途徑信息。例如,在 KEGG Pathway 中搜索 “Lanosterol biosynthesis” (map00100) 可以清晰地看到羊毛甾二烯(通常标注為 “Lanosta-8,24-dien-3-ol” 或類似名稱)作為環氧角鲨烯環化後的産物,是生成羊毛甾醇的直接前體。 (KEGG Pathway: https://www.genome.jp/pathway/map00100)
網絡擴展資料
“Lanostadiene”是一個有機化學術語,通常與羊毛甾烷類化合物相關。其名稱可拆解為兩部分:
-
“Lanosta-”:源自“羊毛甾烷”(lanostane),是四環三萜類化合物的一種核心骨架,常見于動植物甾醇(如羊毛甾醇,lanosterol)中。其結構包含四個稠合環(三個六元環和一個五元環)和一個側鍊。
-
“-diene”:化學命名後綴,表示分子中含有兩個雙鍵(尤其是共轭或孤立雙鍵的組合)。例如,若雙鍵位于羊毛甾烷骨架的特定位置(如C8-C9和C24-C25),則可能命名為“8,24-lanostadiene”。
由于未搜索到具體文獻,推測“lanostadiene”可能指:
- 羊毛甾烷衍生物中具有兩個雙鍵的結構,可能參與甾體生物合成或化學反應中間體。
- 在天然産物研究中,此類結構可能影響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菌)。
建議:若需更精确的定義(如雙鍵位置或生物來源),請檢查拼寫或補充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