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ɪˈlɒmɪtər; ˈkɪləmiːtər/ 美:/'kɪˈlɑːmɪtər/
千米
複數:kilometres
初中,CET4,CET6,考研
n. [計量] 公裡;[計量] 千米
My home is five kilometres away from the school.
我家距離學校五公裡。
The mileage of the American railway is more than 250,000 kilometres.
美國鐵路裡程長達25萬多公裡。
Barbara participated in the ten-kilometre marathon.
芭芭拉參加了十公裡馬拉松比賽。
They were now a kilometre from the castle.
他們現在距城堡一公裡
In a minute a cheetah can run about 1 kilometre and a half.
在一分鐘内,獵豹可以跑大約1公裡半。
Mine is 1. 2 yuan a kilometre.
我的車是1. 2元錢一公裡。
Recently they have been advancing about a kilometre a day.
最近,反對派每天可以挺進一公裡左右。
There are 10 train stations on the 14.3-kilometre line.
“貴志川線”總長14.3公裡,沿途共有十站。
They get just 0.12 euros per kilometre if they take a bus or train.
如果他們乘公車或火車就隻能獲得每公裡0.12歐元了。
square kilometre
平方公裡
n.|klick/klik;[計量]公裡;千米
Kilometre(公裡)是國際單位制(SI)中的長度單位,符號為km,表示“千米”,即1000米(1 km = 1000 m)。其定義基于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傳播的距離,屬于國際計量局(BIPM)制定的标準度量體系。
定義與科學标準
根據國際單位制(SI),1公裡等于1000米,而“米”的定義自1983年起采用光速恒定值,确保了全球度量統一性。這一标準由國際計量大會(CGPM)制定,并受《米制公約》約束。
應用領域
Kilometre廣泛應用于地理測量(如山脈高度)、交通運輸(如道路裡程)和科學計算(如天體距離)。例如,中國國家标準《GB 3102.3-1993》明确将公裡作為法定長度單位。
詞源與語言演變
該詞源自希臘語“χίλιοι”(chilioi,意為“千”)和“μέτρον”(metron,意為“測量”),于18世紀通過法語“kilomètre”進入英語。牛津詞典指出,其拼寫在英式英語中保留“kilometre”,而美式英語常簡化為“kilometer”。
符號與書寫規範
國際标準ISO 80000-1規定,公裡符號為小寫“km”,需與數字連用(如10 km)。在中文語境中,符號“km”與漢字“公裡”可交替使用。
詞性:名詞
拼寫變體:美式英語拼寫為 kilometer
音标:英式 [kɪˈlɒmɪtə(r)] / 美式 [kɪˈlɑːmɪtər]
中文含義:千米;公裡(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符號為km)
定義
語境與搭配
語法注意
日常生活
科學與工程
教學與考試
kilometre 是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交通、科學及教育領域。其核心功能是量化空間距離,需注意拼寫、發音的地區差異以及複數形式的變化。搭配靈活,可與其他單位組合使用(如平方公裡),是英語學習和實際交流中的高頻詞彙。
get out ofcheck overexposurecosmicmingle withlet goabdicateconsignmentsdeorbitoffencessinglehandedlytugsletter of introductionnegotiation skillolive branchprimary coolantadsumankaramiteAtheriniformesbaricdeviousnessepididymitisescapologygadgetyintradermalisouzarigeninlevecheListerismMargaritiferidaeSP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