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過共析體;高共析質
This treatment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hypereutectoid steels that must be machined.
此處理方法對必須機加工的過共析鋼特别有用。
Hypereutectoid steels are steels that contain greater than the eutectoid amount of carbon.
過共析鋼是含碳量大于共析量的鋼。
Both steel iron and cast iron have the structures of eutectoid, hypoeutectoid and hypereutectoid.
鋼和鑄鐵都有共析、亞共析和過共析這三種組織。
In order to detect the carbide network in high carbon hypereutectoid steel wire rods accurately, two kinds of detection method of the carbide network are compared.
為了準确地檢驗高碳過共析鋼盤條中的網狀滲碳體,分别對選用硝酸酒精溶液侵蝕和堿性*********鈉水溶液熱侵蝕兩種顯示方法進行了比較。
The lower heat-treating temperature of the case results from the fact that hypereutectoid steels are normally austenitized for hardening just above the lower critical point.
由于恰好高于低臨界溫度通常使過共析鋼奧氏體化而硬化,所以對外層采用較低的熱處理溫度。
hypereutectoid(過共析)是材料科學中用于描述合金成分的術語,特指含碳量高于共析點(0.76%)的鋼或其他合金。這類合金在冷卻過程中會形成由滲碳體(Fe₃C)和珠光體(層狀鐵素體與滲碳體混合物)組成的顯微組織。其相變過程可通過以下公式表示: $$ gamma rightarrow alpha + Fe_3C $$ 其中,$gamma$代表奧氏體,$alpha$為鐵素體。過共析鋼的典型應用包括高碳工具鋼(如T12鋼)和軸承鋼,其高硬度和耐磨性源自滲碳體的高體積分數。相關概念包括亞共析(hypoeutectoid,碳含量低于共析點)和共析鋼(碳含量等于共析點)。
來源參考:材料科學領域标準教材《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Callister & Rethwisch著)及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關于鋼分類的标準文件。
“Hypereutectoid”是材料科學和冶金學中的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描述鋼的成分及相變特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成分特點
Hypereutectoid指鋼的碳含量超過共析點(即碳質量分數>0.8%)。這類鋼在緩慢冷卻時,會先析出滲碳體(Fe₃C),隨後剩餘的奧氏體轉變為珠光體,形成滲碳體+珠光體的混合組織。
組織特征
典型過共析鋼(如T12鋼)在平衡冷卻條件下,會形成網狀滲碳體包裹珠光體的顯微結構。這種網狀結構若過于粗大,可能導緻材料脆性增加,因此生産中常通過控制冷卻速率或後續熱處理來優化組織。
應用與檢測
過共析鋼常用于制造高硬度工具(如锉刀、鑽頭)和軸承。實際應用中需特别注意碳化物網的檢測,例如通過金相顯微鏡觀察或特定腐蝕方法評估其分布狀态。
相關公式
共析反應表達式為:
$$
gamma rightarrow alpha + Fe_3C
$$
其中γ為奧氏體,α為鐵素體,Fe₃C為滲碳體。過共析鋼的碳含量位于該反應線右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