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ˌeksˌprəʊpriˈeɪʃn/ 美:/'ˌeksˌproʊpriˈeɪʃn/
複數 expropriations
商務英語
n. 征收,征用;沒收
Some may even face the expropriation of their assets.
部分甚至會面臨資産被沒收的境地。
And even if expropriation is avoided, there are difficulties.
即便沒有讓渡所有權,還是有許多困難。
Chapter one: Basic knowledge of village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ion.
第一章:農村土地征收補償的基礎理論。
There do exist international law regarding 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在征收補償方面存在着國際法規則。
It is not hard to see how the law could be used to legitimise expropriation.
這樣就不難看出這部法律是如何被用來合法的剝奪知識産權。
land expropriation
土地征收,土地征用
n.|collection/imposition;征收,征用;沒收
"Expropriation"(征用)是一個法律和經濟學術語,指政府或授權機構出于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強制取得私人財産所有權或使用權,通常伴隨法定補償程式。該概念的核心在于平衡私有財産權與公共需求。其定義在《布萊克法律詞典》中被明确為"政府為公共用途剝奪私人財産,需遵循正當程式并提供合理賠償"(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在法律框架層面,國際法通過《聯合國人權宣言》第17條确立了征用需滿足的三要素:法定程式、公共利益目的和及時充分補償(United Nations, 1948)。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發展中國家每年因基礎設施建設産生的土地征用案例約占總開發項目的23%(World Bank, 2022)。
補償機制方面,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确立的"公正補償"原則被多國借鑒,要求賠償金額需反映財産市場價值(U.S. Constitution)。但歐洲人權法院在2019年Jahn v. Germany案中裁定,若征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且補償機制透明,賠償額度可低于市價(ECHR Case No. 46720/99)。
該術語與"confiscation"(沒收)的關鍵區别在于:征用必須基于法定程式且支付補償,而沒收多因違法産生且無補償義務。國際投資争端解決中心(ICSID)統計顯示,2020-2023年間涉及征用争議的國際仲裁案件占投資糾紛總量的17%(ICSID Annual Report 2023)。
expropriation 是一個法律和經濟領域的術語,其核心含義為“剝奪所有權”,通常指政府或公共機構出于公共利益對私人財産的強制征用或征收。以下是詳細解析:
“The expropriation of land for the new highway caused controversy.”(為修建新高速公路征地引發了争議。)
“The government expropriated the factory for public use.”(政府征用了這家工廠用于公共用途。)
“Expropriation may lead to increased costs and reduced productivity.”(征用可能導緻成本上升和生産力下降。)
“The expropriation of indigenous lands sparked legal battles.”(對原住民土地的征用引發了法律糾紛。)
Expropriation 強調通過法定程式剝奪所有權,通常涉及公共利益和補償。其複雜性體現在法律、經濟及倫理層面,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