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en'saɪl/ 美:/'enˈsaɪl/
過去式 ensiled 過去分詞 ensiled 現在分詞 ensiling 第三人稱單數 ensiles
v. 在地窖裡貯存(青飼料);青貯(草或其他作物)作飼料
Using king of microbial preparation to ensile wilted maize straw can get highguality silage.
應用“微貯王”青貯幹枯的玉米稭稈,可獲得品質優良的青貯料。
ensile(中文譯作“青貯”)是一個農業領域專業術語,指将新鮮植物(如牧草、玉米等)切碎後密封儲存于窖、塔或裹包中,通過乳酸菌發酵制成青貯飼料的過程。該技術能長期保存飼料的營養成分,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長,是畜牧業中保障飼料穩定供應的重要手段。
ensile的詞源為法語“ensiler”,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歐洲農業革命時期。現代青貯技術基于厭氧發酵原理:當植物原料被壓實并隔絕氧氣後,乳酸菌将糖分轉化為乳酸,使環境pH值降至4.0以下,從而阻止腐敗菌活動。美國農業部(USDA)的《青貯生産手冊》指出,理想青貯需滿足三個條件:含水量65-70%、糖分含量≥3%、密封時間≥21天。
英國皇家農業學會(RASE)在《青貯質量白皮書》中強調,青貯失敗的主要風險包括:密封不嚴導緻黴變、原料含土量過高(應<5%)、收割時機不當(禾本科植物應在抽穗期收割)。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青貯飼料質量分級》國家标準(NY/T 2698-2015)亦對感官指标、pH值、營養成分等作出明确規定。
“Ensile”是一個農業領域常用的英語動詞,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該詞屬于專業術語,日常使用較少,但在農業文獻或畜牧管理中較為常見。如需進一步了解青貯技術細節,可參考農業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