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aɪəkaɪ'niːsɪs/ 美:/'ˌdaɪəkɪˈniːsɪs/
複數 diakineses
n. (細胞減數分裂)終變期
Nucleolus disappeared, but some plants in the early diakinesis nucleolus remains high.
核仁消失,但有的植物在終變期的早期核仁仍然很大。
Diakinesis bivalents end of some of the homologous chromosomes together only at the end.
終變期末有些二價體的同源染色體隻在末端連在一起。
Prophase may be divided into successive stages termed leptotene, zygotene, pachytene, diplotene, and diakinesis.
前期可被分為連續的階段:細線期、偶線期、粗線期、雙線期和終變期。
During diakinesis the sister chromatids of homologous pairs of chromosomes complete their separation and the chromosomes coil tightly shortening and thickening.
在終變期配對的同源染色體中的姐妹染色單體完成分離,染色體變成緊密凝集的狀态,縮至最小長度。
diakinesis 是細胞生物學中的專業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定義與生物學意義
diakinesis 指減數分裂(meiosis)第一次分裂(減數分裂Ⅰ)前期(prophase)的最後一個階段。此時染色體高度凝縮,同源染色體對(二價體)完成聯會,并向細胞兩極移動,為後續的分離做準備。中文譯作“終變期”或“絲球期”。
發音與詞源
複數形式與相關術語
應用場景
該術語主要用于遺傳學或細胞生物學領域,描述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形态變化的特定階段。
如需進一步了解減數分裂各階段細節,可參考生物學教材或專業文獻。
詞性: 名詞
發音: /ˌdaɪ.ə.kiˈniː.sɪs/
定義: 染色體準備進入有絲分裂末期的最後階段時,染色質凝縮到最大,染色體二分體呈現出四臂結構,便是diakinesis期。
例句:
用法: 作為生物科學領域的專有名詞,用于描述有絲分裂的染色體狀态。
解釋: diakinesis是有絲分裂的五個階段之一,發生在前期的最後階段。在這個階段,染色體已經複制,染色質非常凝縮,使得染色體成為四臂結構。這個階段隨後會進入有絲分裂的最後階段——中期。
近義詞: 無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