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堅決;确定
In this way thought, at its highest pitch, has to go outside for any determinateness;
在這種方式下,即使在其最高點上,思維的規定也總有某種外在的東西。
The subjective idea as original and objective determinateness, and as a ****** uniform content, is the Good.
主觀的理念,作為獨立自決的東西和簡單的自身一緻的内容,就是善。
But the external world to which acting man must adjust his conduct is a world of quantitative determinateness.
但是,行為人必須調整其行為以求適應的這個外在世界,是一個屬于量的世界。
The foundation of all determinateness is negation.
一切規定性的基礎都是否定。
Later,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was stressed but the determinateness of the text was neglected.
後來的翻譯研究把譯者的主動性提上來,但卻忽視了文本的客觀性。
n.|resolve/ascertainment;堅決;确定
"Determinateness"(确定性)是哲學、邏輯學和語言學中的核心概念,指事物或命題具有明确、可辨識的邊界或屬性,使其區别于其他事物或命題。該詞源于拉丁語 determinare(劃定界限),強調通過排除模糊性來達成清晰定義。
在哲學領域,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邏輯學》中将"determinateness"視為辯證法的起點,認為事物必須通過否定其他可能性來确立自身特性,例如"存在"(being)通過否定"非存在"(non-being)獲得确定性。現象學家胡塞爾則強調,意識的意向性活動通過賦予對象明确意義來實現認知确定性。
數學領域中的确定性體現為形式系統的完備性,如策梅洛-弗蘭克爾集合論(ZFC)通過公理化方法确保數學對象的明确定義。在形式邏輯中,命題的真值确定性構成經典二值邏輯基礎,即每個命題非真即假,這一原則由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中系統闡述。
語言學視角下,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指出,語言符號的确定性來源于能指與所指關系的約定俗成,例如"樹"的語音形式與植物概念之間的穩定關聯排除了其他解釋可能性。認知語言學家萊考夫進一步提出,範疇的"原型效應"并不否定确定性,而是通過典型成員确立範疇邊界。
"determinateness" 是一個名詞,其核心含義可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事物具有明确界限或不可變更的特性,強調确定性、明确性。在哲學和語言學中,常表示概念或命題的邏輯清晰度(如"a sentence with a determinate meaning" 具有确定意義的句子)。
2. 詞性關聯
由形容詞 determinate(确定的/限定的)派生而來,後綴 -ness 表示抽象性質。其形容詞形式在植物學中特指有限生長模式(如雲杉針葉的 determinate growth)。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學術語境,例如描述法律條款的明确性、數學定義的精準性,或決策過程的果斷性(提到其副詞形式 determinately 含"堅決地"之意)。
4. 同義詞擴展
可替換為 definiteness(明确性)、certainty(确定性),反義詞則為 indeterminateness(模糊性)。
需注意該詞使用頻率較低,日常交流中更常見其形容詞形式。若需具體語境分析,可進一步提供例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