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klævɪkɔːd/ 美:/'ˈklævɪkɔːrd/
複數:clavichords
n. 古鋼琴,翼琴
This lady is very good at playing the clavichord.
這位女士很擅長彈奏擊弦古鋼琴。
This clavichord is so expensive that I really can't afford it.
這架古鋼琴十分昂貴,我實在是買不起。
She began to learn the clavichord when she was a child.
她從小開始學習擊弦古鋼琴。
She inherited a clavichord from her aunt.
她從姑姑那兒繼承了一架古鋼琴。
We called it a clavichord.
我們稱它為古鋼琴。
The clavichord was made in Germany.
這架古鋼琴是德國制造的。
Our clavichord is kept in the living room.
我們的古鋼琴存放在起居室裡。
What happened to the clavichord?
古鋼琴怎麼了?
n.|fortepiano;古鋼琴,翼琴
Clavichord(擊弦古鋼琴) 是一種曆史悠久的弦鳴鍵盤樂器,在文藝複興晚期、巴洛克時期以及古典主義早期尤為盛行。其核心特征在于獨特的發聲機制:當演奏者按下琴鍵時,固定在琴鍵另一端的金屬片(稱為楔槌或 tangent)會向上擡起,直接敲擊琴弦使其振動發聲。這種直接的機械連接使得演奏者能夠通過改變手指觸鍵的力度和速度來精細地控制音量(強弱變化)和音色(如顫音效果 Vibrato/Bebung),這是它與同時期另一主流鍵盤樂器羽管鍵琴(Harpsichord)最顯著的區别。
該樂器通常體型小巧,呈長方形或五邊形,便于家庭使用或小範圍演奏。其音量相對輕柔,適合私密的音樂環境。雖然音量有限,但其細膩的表現力深受作曲家如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以及卡爾·菲利普·埃馬努埃爾·巴赫(C.P.E. Bach)等人的喜愛,後者曾盛贊其為“最好的鍵盤樂器,用以練習和作曲”。
擊弦古鋼琴的曆史可追溯至中世紀晚期(約14世紀末),并在15至16世紀逐漸發展成熟。18世紀是其發展的黃金時期,之後隨着音量更大、表現力更豐富的現代鋼琴(Pianoforte)的興起而逐漸式微。現存最古老的擊弦古鋼琴之一可追溯至1543年,由多梅尼科·達·佩薩羅(Domenico da Pesaro)制作,現藏于萊比錫的樂器博物館。其結構相對簡單,琴弦平行于鍵盤排列,每對同音高的弦(同音弦組)通常由多個琴鍵共享(稱為“複弦擊弦古鋼琴” Freted clavichord),通過敲擊琴弦的不同位置(有效弦長的變化)來産生不同音高,這也限制了同時演奏某些音程的可能性。
總的來說,擊弦古鋼琴以其獨特的觸鍵敏感性和細膩的表現力,在鍵盤樂器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是理解巴洛克及早期古典鍵盤音樂風格和演奏實踐的關鍵樂器。
參考來源:
Clavichord 是一種早期的鍵盤弦樂器,被認為是現代鋼琴的前身之一。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完整的發音示範或曆史演變細節,可參考新東方線上詞典或海詞詞典。
failureobstructflimsyusher inpleatcoexistcomfortedduckbillklongmoneylessmonochromasiaprunesTyleradverse effectcinnamon barkgo for a batheMayo Clinicpower capacitortourism resourcetrading marketbenztropineCharophytadiarthrosisEthodanheredosyphilishyponitremiajewfishLycoriidaemaniladiolmicrosto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