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ˌbenɪˈdɪktəs/
n. 天主教彌撒中所用的簡短贊美詩或樂曲(因起首詞為“Benedictus”而得名)
Mass in D major, Op. 123, Missa Solemnis: Benedictus.
大調彌撒,作品123,莊嚴彌撒:降福經。
Benedictus 是一個源自拉丁語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分為以下三方面:
天主教禮儀中的贊美詩
Benedictus 是天主教彌撒儀式中使用的短篇贊美詩,因拉丁文版本以“Benedictus”(意為“被祝福的”)開頭而得名。具體包括:
禮儀功能
常用于彌撒的聖餐禮或結束時的祝福環節,表達對上帝的感恩與贊頌。
Benedictus 是男性英文名,源自古羅馬,寓意“被祝福者”。其發音為 [bay-nə-dik-tus],常見變體包括 Benedict、Benoît(法語)等。
Benedictus 的核心意義圍繞“祝福”展開,既用于宗教儀式中的贊美詩,也作為人名表達美好寓意。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頌歌内容,可參考天主教禮儀文獻或權威詞典來源。
詞性: 名詞
發音: [bɛnɪdɪktəs]
定義: 拉丁語,意為“受贊美的”,是*********中的一首贊美詩,常被用于彌撒中的祈禱。
Benedictus通常用于描述*********中的一首贊美詩,也可用于指代彌撒中的祈禱。此外,該詞也可用于命名教堂、音樂作品和其他*********相關的事物。
Benedictus是拉丁語,直譯為“受贊美的”。在*********中,Benedictus是一首贊美詩,最初出現在《路加福音》中,是紮加利亞對于上帝應許給他的兒子約翰的預言。Benedictus通常在彌撒中的福音朗讀後被唱或朗誦,是彌撒中的重要祈禱之一。
N/A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