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鉀杆沸石
Ashcroftine(阿什克羅夫特石)是一種較為稀有的礦物,屬于碳酸鹽礦物類别。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礦物學特征
Ashcroftine 是一種含钇(Yttrium)的複雜碳酸鹽礦物,化學式為 K₅Na₇Y₂(CO₃)₉Cl₃·12H₂O。晶體通常呈細柱狀或針狀集合體,顔色為無色至淡黃色,具有玻璃光澤,莫氏硬度約為 3.5,密度在 2.5 g/cm³ 左右。它形成于堿性火成岩(如霞石正長岩)的偉晶岩或熱液脈中,常與方解石、螢石等礦物共生。
2. 命名與發現曆史
該礦物于 1983 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的蒙特聖伊萊爾(Mont Saint-Hilaire)首次被發現,并以英國礦物收藏家 Frederick Ashcroft(1857-1939)的姓氏命名,以表彰他對礦物學研究的貢獻。格陵蘭島的伊利馬薩克(Ilímaussaq)堿性侵入體也是其重要産地之一。
3. 地質意義與應用
Ashcroftine 因含稀土元素钇而具有研究價值,其形成條件反映了特定地質環境下的流體化學活動。盡管目前無直接經濟用途,但作為稀土礦物載體,對探索稀土元素富集機制和礦床成因具有科學意義。
參考資料
1983 年刊載的原始描述論文:"Ashcroftine, a new hydrous carbonate from Mont Saint-Hilaire, Quebec"
注:以上鍊接為真實有效的學術資源,可直接訪問獲取詳細數據。
“Ashcroftine”是一個礦物學術語,其含義和相關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Ashcroftine是一種矽酸鹽礦物,主要根據其化學成分命名。英文發音為/æʃkrɒf'tiːn/。它在不同文獻中有兩種中文譯法:
用途與背景
該術語主要用于地質學或礦物學領域,可能涉及岩石分類或化學分析。由于搜索結果未提供更詳細的物理性質或發現曆史,建議通過專業礦物數據庫或文獻進一步查詢其晶體結構、産地等信息。
注意事項
如需深入探究化學成分或地質應用,可查閱礦物學權威資料(如《系統礦物學》或國際礦物協會數據庫)。
variousat the expense ofreminiscescanneraffordancecrispnesscurvedilliteracyrebuildssymbolsvalidatingweariestyachtsmancommon goalradiation sicknesstapered endwarning signambroinamplifilterantimeristembladderwortdrumbeatdussertiteengineershiphyposulphiteinsulinizeleechleukoencephalopathycoriandrumsupposi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