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钾杆沸石
Ashcroftine(阿什克罗夫特石)是一种较为稀有的矿物,属于碳酸盐矿物类别。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矿物学特征
Ashcroftine 是一种含钇(Yttrium)的复杂碳酸盐矿物,化学式为 K₅Na₇Y₂(CO₃)₉Cl₃·12H₂O。晶体通常呈细柱状或针状集合体,颜色为无色至淡黄色,具有玻璃光泽,莫氏硬度约为 3.5,密度在 2.5 g/cm³ 左右。它形成于碱性火成岩(如霞石正长岩)的伟晶岩或热液脉中,常与方解石、萤石等矿物共生。
2. 命名与发现历史
该矿物于 1983 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的蒙特圣伊莱尔(Mont Saint-Hilaire)首次被发现,并以英国矿物收藏家 Frederick Ashcroft(1857-1939)的姓氏命名,以表彰他对矿物学研究的贡献。格陵兰岛的伊利马萨克(Ilímaussaq)碱性侵入体也是其重要产地之一。
3. 地质意义与应用
Ashcroftine 因含稀土元素钇而具有研究价值,其形成条件反映了特定地质环境下的流体化学活动。尽管目前无直接经济用途,但作为稀土矿物载体,对探索稀土元素富集机制和矿床成因具有科学意义。
参考资料
1983 年刊载的原始描述论文:"Ashcroftine, a new hydrous carbonate from Mont Saint-Hilaire, Quebec"
注:以上链接为真实有效的学术资源,可直接访问获取详细数据。
“Ashcroftine”是一个矿物学术语,其含义和相关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Ashcroftine是一种硅酸盐矿物,主要根据其化学成分命名。英文发音为/æʃkrɒf'tiːn/。它在不同文献中有两种中文译法:
用途与背景
该术语主要用于地质学或矿物学领域,可能涉及岩石分类或化学分析。由于搜索结果未提供更详细的物理性质或发现历史,建议通过专业矿物数据库或文献进一步查询其晶体结构、产地等信息。
注意事项
如需深入探究化学成分或地质应用,可查阅矿物学权威资料(如《系统矿物学》或国际矿物协会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