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耗净尽。 唐 杜牧 《原十六卫》:“天下每每兵乱涌溢,齐人乾耗。”《宋史·胡诠传》:“宰相 李沆 谓 王旦 曰:‘我死,公必为相,切勿与虏讲和……’ 旦 殊不以为然。既而遂和,海内乾耗。”
“干耗”是汉语中描述物质自然损耗现象的专有名词,指物体在无外力干预状态下因环境因素产生的质量减少。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该词特指“物质因蒸发、风化等自然作用造成的无形消耗”,常见于仓储管理、食品加工等领域。
从汉语构词法分析,“干”指物体失去水分或油脂的状态,“耗”表示逐渐减少的过程,组合后形成偏正结构名词。其核心语义包含三个层面:①自然发生的非人为损耗;②过程缓慢不易察觉;③涉及物质成分的本质性流失。例如《汉语大辞典》记载的典型用例:“腊肉在风干过程中会产生5%-8%的干耗率。”
在专业领域应用中,该词具有量化特征。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23年发布的《物流损耗标准》,食品类干耗率计算公式为: $$ Delta W=frac{W_0 - W_t}{W_0} times 100% $$ 其中$W_0$为初始质量,$W_t$为储存后质量。冷链运输中,肉类产品日均干耗率通常控制在0.2%-0.5%区间。
近义词辨析方面,“损耗”包含人为因素,“缩水”侧重体积变化,而“干耗”专指自然状态下的质量递减。《现代汉语用法词典》特别指出,该词多用于工程技术文件及科研报告,日常语境中常被“自然减少”等通俗表达替代。
“干耗”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释义,优先参考权威词典或专业文献。
巴巴结结白棒变革必然性与偶然性铲球逞顽大昏登跻低利俄测峨眉宝光翻然悔悟棐德非罚刚挺告讬躬逢其盛工矿刮刮匝匝鬼哭神愁寒薄寒檠华阶胡鹿活落交代金科玉条禁钟樛盘凯容抗正珂卫留一手篾工碾砣忸怩不安耦立盼睐凭脉迫束蒲棒切念蛴领钦念亲生穷凶极虐奇缺曲学饰垢掩疵怂慂挑牙兔轮望洋而叹亡政文思五岳香轮贤士枭帅薪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