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逢其盛的意思、躬逢其盛的详细解释
躬逢其盛的解释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后以“躬逢其盛”谓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样盛典,可惜来迟了,不得躬逢其盛。” 巴金 《死去的太阳》六:“但是这事情你们 中国 人也很少知道的。我能够躬逢其盛也就足以自豪了。”
词语分解
- 躬的解释 躬 ō 身体。 自身,亲自: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 弯曲身体:鞠躬。躬身下拜。 笔画数:; 部首:身; 笔顺编号:
- 盛的解释 盛 è 兴旺:兴盛。繁盛。旺盛。盛世。盛衰。茂盛。全盛时期。 炽烈:年轻气盛。盛怒。盛气凌人。 丰富,华美:盛产。盛宴。盛装。 热烈,规模大:盛大。盛况。盛典。盛举。 广泛,程度深:盛传(俷 )。盛行
专业解析
“躬逢其盛”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释义
指亲身经历或参与了某一盛大的场合或事件。其中:
- “躬”:意为亲身、亲自。
- “逢”:意为遇到、碰上。
- “盛”:指盛大、兴盛、隆重的场面或时代。
该成语强调当事人有幸亲身经历了某个重要、热闹、盛大的时刻或事件,带有一种荣幸、庆幸的感情色彩。
二、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此句意为:我一个年轻人懂得什么,(却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样盛大的饯别宴会。这里的“胜饯”即指盛大的饯别宴会,“躬逢”即亲身遇到、参与。
三、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描述人亲身经历盛事的状况。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义,常表达荣幸、庆幸或感慨。
- 现代语境:常用于描述参加重要庆典、仪式、历史性事件、大型活动等场合。例如:“能躬逢其盛,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我感到无比荣幸。”
引用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对“躬逢其盛”的词义、用法有权威收录和解释。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作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并解释了该成语的常用含义。
- 王勃《滕王阁序》(收录于《王子安集》或各类古文选本如《古文观止》):该成语的最早文献出处。可参考中华书局等权威出版社的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躬逢其盛”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 词义:指亲身经历盛大的活动、场景或处于事物兴盛的阶段。既表示恰逢盛事的机遇,也隐含自身与盛况相得益彰的状态。
- 出处: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原意为年幼的自己有幸参与盛会,后引申为对盛事的亲历。
字词解析
- 躬:指自身、亲自(如“躬行”)。
- 逢:遇到、恰逢。
- 其:代词,特指某一事物或时机。
- 盛:兴盛、盛大(如“盛世”)。
用法与语境
- 作谓语:强调亲身参与或见证盛况。
- 例句:清代李汝珍《镜花缘》:“妹子素日虽有好茶之癖,可惜前者未得躬逢其盛,至今犹觉耿耿。”
- 褒义色彩:多用于表达对盛事的荣幸或赞叹,如“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 适用场景:描述重要庆典、历史性时刻或个人与时代机遇的契合。
近义词与扩展
- 同义词:恭逢其盛、适逢其会。
- 反义词:生不逢时、错过良机。
- 延伸意义:不仅指参与盛事,还可引申为“在时代洪流中把握机遇”。
权威来源
- 可参考《汉语成语词典》或《滕王阁序》原文。若需完整例句或历史用例,可查阅《镜花缘》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败阙罢逐变体不闻不问陈寃楚荆粗缞斩大荒骆颠衣到裳洞屋方祇废阙浮慕符使釜钟稿酬歌片儿功宗钩虫乖别孤鲠孤说花蕚滑烈火丁贱薄见马克思佳种接下来巾帼丈夫冀阙酒法酒家齎用居息浪侃兰花廉能清正临敌卖楂梨模拟南虢能仕拳手丧胆亡魂上浑仪守徼疏瘦搜漱塔夫绸痛煞煞土骨土栗唾脠僞辩挝挞吾庐五朱闲气布衣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