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巡的意思、拊巡的详细解释
拊巡的解释
见“ 拊循 ”。
词语分解
- 拊的解释 拊 ǔ 拍:拊掌大笑。 古同“抚”,安抚,抚慰。 器物的柄。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巡的解释 巡 ú 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巡弋(指舰艇在海上巡逻)。巡游。巡天(指在天空巡游)。巡回。巡抚。巡视。巡幸(古代特指帝王出巡到达某地)。巡逻。 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巡杯(主人在宴席上依次向客人
专业解析
“拊巡”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安抚并巡视,常用于描述古代帝王或官员体恤民情、巡视地方的治理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
本义与核心:
- 拊 (fǔ): 本义为“拍、轻击”,引申为“抚慰、安抚”。《说文解字》:“拊,揗也。”段玉裁注:“揗者,摩也。古作‘拊揗’,今作‘抚循’,古今字也。”可见“拊”与“抚”相通,强调用手轻拍以示安慰、体恤。如《左传·宣公十二年》:“王巡三军,拊而勉之。”
- 巡 (xún): 本义为“往来视察”、“巡视”。《说文解字》:“巡,视行也。”指有目的地到各处走动察看。如《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
- 拊巡: 将“拊”的安抚之意与“巡”的巡视之意结合,意为在巡视的过程中施行安抚、体恤的行为。它不仅仅指物理上的走动察看,更强调在巡视时带有体察民情、慰藉百姓的意图和行动。
-
引申义与用法:
- 特指古代帝王或朝廷命官巡视地方,了解民情疾苦,并给予安抚慰问。这是体现“仁政”的一种方式。
- 强调治理者亲临现场,既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又给予关怀和慰勉,以稳定民心、巩固统治。
- 常出现在描述帝王出行、官员治理或军事将领安抚士卒的语境中。
二、 文献例证
-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此处“拊循”(同“拊巡”)指司马穰苴亲自抚慰、照料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
- 《汉书·文帝纪》: “(文帝)因各敕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 其游幸非必要者,悉罢之。… 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虽然未直接出现“拊巡”二字,但文帝减轻赋税、罢免不必要巡游、要求官吏关心农民疾苦等一系列措施,正是“拊巡”精神(体恤民情、施行仁政)的体现。后世史家在评价此类帝王行为时,常会用到类似“拊巡”的概念。
- 《后汉书·循吏传序》: “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 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 同样,光武帝深入了解民间实情、采纳民间舆论的做法,也符合“拊巡”所蕴含的体察与安抚之意。
三、 用法说明
- “拊巡”是一个动词,其对象通常是“百姓”、“士卒”、“地方”等。
- 在古文中,“拊循”是其更常见的书写形式,意义完全相同。
- 该词带有明显的书面语和文言色彩,在现代汉语日常交流中已极少使用,但在历史、文学或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的语境中仍会出现。
“拊巡”意指统治者或官员在巡视地方的过程中,体察民情、安抚百姓、施行仁政的行为。它融合了“巡视”的行动与“安抚”的意图,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和“仁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之一。其核心在于治理者亲力亲为,了解下情并给予关怀慰勉。
网络扩展解释
“拊巡”是“拊循”的异体写法,为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
安抚、抚慰
指通过关怀和慰问来稳定人心。例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拊循其士民”,即通过安抚民众积聚力量。南朝颜延之《阳给事诔》中“拊巡饿渴”也体现对饥渴者的体恤。
-
护养、维护
强调对人事物的保护与整顿。如《荀子·王制》提到“拊循”兵革器械,指对军事装备的保养管理;宋代李纲书信中“拊循整葺”则指对州县残破局面的修复。
-
训练、调度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说明“拊巡”包含对士兵的长期训练与组织管理。宋代陈亮评韩信时,亦强调“非素拊循之兵”难以指挥。
词源解析:
“拊”本义为轻抚(《说文解字》释“拊,揗也”),“巡”指巡视管理(《周礼》注“巡,视行也”),组合后引申出通过安抚与监管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政治军事策略,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注:因搜索结果中、2权威性标注较低,建议结合《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等工具书进一步查证。)
别人正在浏览...
案无留牍奥林匹克格言八路避色彼我朝宫揣丸摧敝鹾价蹙土道布灯火店钓川东昌纸费劲废文任武风情月债钩婴孩子们蚶子黄帽幻渺昏定晨省浑名禁坰金门岛骏步刻板窥察澜贱揽镜连任离黍流恋满密毛扇没三没四煤炲门隧门楹麋臡磨笄木脉年伯柅车盘受偏谬倾靡青篾乞乞缩缩齐世让责诗稿抒情挑揄铁砚磨穿推育文曹小头小脑戏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