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厘的意思、分厘的详细解释
分厘的解释
亦作“ 分厘 ”。1.划分整理。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庆历 四年, 贾魏公 建议修《唐书》,始令在馆学士人供《唐书》外故事二件。积纍既多,乃请 曾鲁公 掌侍郎 唐卿 分釐,附於本传。” 宋 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臣既详定,即依先降指挥,取逐司已行两月生事分定七等,因其分釐,以立人数。” 宋 叶适 《长溪修学记》:“县初设学不置粮,士虽居,不能食也。先令 黄君 龟朋 ,自出新意,分釐收拾良苦,然后始得食。”
(2).一分一厘。形容数量很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解给》:“分釐皆关国帑。”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雄黄酒》:“其性最烈,用以愈疾,多外治。若内服,只可分釐之少。”
亦作“ 分厘 ”。分量,重量。《西游补》第九回:“约来的数不确。你自家等等分厘看!”
见“ 分釐 ”。
词语分解
- 分的解释 分 ē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俷 )。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
- 厘的解释 厘 í 小数名,百分之一:厘米。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
网络扩展解释
“分厘”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古代货币单位
指中国古代极小的货币计量单位,相当于千分之一两白银,如《福惠全书》提到“分釐皆关国帑”,强调其微小性。
-
数量极小的代称
形容事物或数量极其微小,如清代文献《浪迹丛谈》中记载“若内服,只可分釐之少”,指药物用量极少。
二、扩展含义
3.划分整理
在文献编纂或事务管理中表示分类整理,如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提到“分釐”为整理史料的过程。
- 分量或重量
少数语境中可指代物品的重量,如《西游补》中“等等分厘看”即指称量。
三、使用场景
- 财务/计量:如“元角分厘,算得一清二白”,体现货币计算场景。
- 文学/历史:多用于描述细微差异或整理工作,如“分厘之功”“分厘之善”。
- 近义词:分毫、毫厘;反义词:巨额、重大。
四、注意事项
“分厘”与“分釐”为异体字,实际使用中含义相同,但部分古籍可能因版本差异出现不同写法。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分厘"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分厘"(fēn lí)是一个表示极小单位的词语,通常用于形容极其微小的量或程度。在此情境下,“分厘”指的是微不足道的程度或数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分厘"的拆分部首是“分”,笔画数为“4+4”。
来源和繁体:
"分厘"一词源自《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君子中庸,无厚吝。”其中,“厚吝”一词指的是极度的吝啬和小气。后来,“厚吝”逐渐演变为“分厘”,形容更加微小和细小的程度或数量。
在繁体字中,"分厘"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分厘"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然而,与现代写法相比,古代写法的区别并不大,仍然保持了"分厘"的本意。
例句:
1. 他的错误只有分厘之差,不值一提。
2. 这个问题的难度可谓分厘不差,需要仔细思考才能解决。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分毫、厘米、分寸
近义词:细微、微小
反义词:巨大、重大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爆发星宝惜不违刬绝黜退丹气诞欲提溜地主之谊丰资棼襍狗中丱髦灌区蓇朵儿海子花柳场宦评会董壶浆箪食夹袋忌口金领饥歉靠得了处脸道亮度猎户离酌艣艩没略暮古齧臂之好鬅鬙飘寄请平清樽秋潮邱螾全科人儿染溺墒情赏秩山乐神经质收取睡兀説嘴説舌叔夏速成吞蚀托情亡逸无父五炁无忤香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