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打包的意思、打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打包的解释

(1) [pack]∶用纸、布、麻袋、稻草等包装物品

(2) [bale]∶把某物打成包或捆

(3) [unpack]∶打开包着的东西

详细解释

(1).整束行装。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打字》:“行路有打火、打包、打轿。”

(2).特指僧人行脚云游。谓其所带行不多,仅打成一包而已。 宋 曾几 《谒径山佛日杲禅师于虎丘》诗:“打包 龙井寺 ,持鉢 虎丘山 。”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雪峰宗一》:“其徒以为打包潜窜,有欲束装从行者,己乃奄然坐化。”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 景城 天齐庙 一僧,住持 果成 之第三弟子……戒律清苦,虽千里亦打包徒步,从不乘车马。”

(3).泛谓轻装出行。 宋 陈与义 《题继祖蟠室》诗之二:“万卷吾今一字无,打包随处野僧如。”

(4).包装物品。《金6*6*梅词话》第四八回:“ ********* 这里是 来保 ,将礼物打包整齐。”如:打包装箱;打包机。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打包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打包"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其核心含义指将物品包裹、捆扎成便于携带或运输的整体。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权威释义及实际应用场景,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动词)

  1. 捆扎包裹物品

    指用纸张、布料、绳索等材料将零散物品包裹、捆扎起来,使其成为一个便于携带或运输的包裹。

    例:旅客在离开酒店前将行李打包。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

二、扩展释义与应用场景

  1. 餐饮场景

    指顾客在餐馆用餐后,将剩余食物装入餐盒带走的行为,即"外带剩余食物"。

    例:提倡节约粮食,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

    来源:《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年修订版。

  2. 商业与计算机领域

    • 商品组合销售:将多个商品或服务组合成一套进行销售(如"旅游套餐")。
    • 软件封装:将程序文件与运行环境整合成独立安装包(如"软件打包发布")。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3. 隐喻用法

    泛指对事物进行整合、归并处理,常含高效、简化之意。

    例:将多个项目打包处理以提高效率。

三、文化背景补充

"打包"行为在中华文化中与节俭传统密切相关,尤其餐饮打包体现了反对浪费的美德。其词义扩展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如商业营销策略的多样化(组合套餐)及信息技术普及(软件打包)。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新华词典》(修订版). 商务印书馆, 2020.
  3. 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打包”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使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物品包装
    指用纸、布、麻袋等材料将物品整理并捆扎成包,便于运输或保存。例如搬家时整理书籍、物流中封装货物等。

  2. 打开包裹
    在部分方言或古汉语中,也指“解开已包装的物品”,如《芦浦笔记》中提到的“打包”与“打火”“打轿”并列使用。

二、扩展含义

  1. 餐饮场景
    现代常用义为“将未吃完的食物装盒带走”,源自餐馆用餐后带走剩余食物的行为,后延伸至带走物品的通用表达。

  2. 专业领域

    • 物流/包装:将商品用箱子、泡沫等材料封装,确保运输安全。
    • 软件开发:将代码和资源整合成可执行文件或组件,便于部署(如安装包、压缩包)。
  3. 其他用法

    • 行脚僧云游:古汉语中代指僧人背负包裹四处修行。
    • 英文翻译:对应“pack”(打包)或“unpack”(解包)。

三、注意事项

以上内容综合了不同领域的定义,如需更具体场景的用法,可参考相关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罗背包避虏部堂惨绝草房唱礼缠绕翠箔大谋凋殒豆芽儿二极管風月場焚掠扶架浮危浮议躬先士卒闺德酣恣黑矾鸿博烘云讬月户阖悔望魂飞胆丧诨话惑闇尖瓣尖劈解遣几儿碣石宫进计扃鼏亢山科防闚伺苦主罗骑梅蕊冥芒呕唱排局气慨钦奉全力以赴阕勾丧庭三邻馺娑升第神护草神通田渔帏輤污墁吾丘霄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