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脉的意思、迟脉的详细解释
迟脉的解释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指脉搏缓慢,一呼一吸的时间内跳三下,即每分钟跳六十次以下的脉搏。 晋 王叔和 《脉经·脉形状指下秘诀》:“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三至为迟,六至为数”注:“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一息三至,谓之迟脉。一息六至,谓之数脉。”
词语分解
- 迟的解释 迟 (遲) í 慢,缓:迟缓。迟笨。迟钝。迟疑。迟重(恘 )。迟滞。 晚:迟到。迟暮,迟早。推迟。延迟。 姓。 早速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脉的解释 脉 à 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脉络。脉理。 动脉的跳动:脉搏。切脉(中医指诊脉)。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脉息。脉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脉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脉。 像血
网络扩展解释
迟脉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特征
迟脉是中医学中的一种脉象,指脉搏跳动频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现代医学将其量化为每分钟脉搏次数不足60次(正常为60-100次/分钟)。中医描述为“一呼一吸(一息)间脉搏跳动不足四次”,即“三至一息”。
中医解析
-
主病与分类
- 寒证关联:迟脉多见于寒证,因寒邪凝滞或阳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迟缓。
- 有力迟脉:提示“冷积”,即寒邪积聚体内,气血受阻(如腹痛、寒凝血瘀)。
- 无力迟脉:多因“虚寒”,表现为阳气亏虚,推动力不足(如心气虚弱、脾肾阳虚)。
- 分部意义:
- 寸部迟(上焦):心胸寒凝,可伴心痛。
- 关部迟(中焦):中焦寒盛,易致腹中癥结或筋脉拘挛。
-
鉴别诊断
- 与缓脉区别:缓脉一息四至(约80次/分钟),来去和缓,主湿证或脾虚;迟脉更慢且主寒。
- 与结脉区别:结脉缓慢且伴不规则停跳,迟脉仅慢而规律。
西医关联
迟脉对应现代医学的心动过缓,常见于以下情况:
- 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传导异常。
- 黄疸、疼痛、神经官能症等全身性疾病。
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中医常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为主。
其他用法
在非医学语境中,“迟脉”可比喻事物发展缓慢或人精神不振(如成语“迟脉无力”)。
总结
迟脉是中医诊断寒证的重要指标,需结合脉力、分部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若发现脉搏持续过缓,建议结合中西医检查明确病因。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来源网页。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迟脉(chí mài)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迟”和“脉”两部分组成。
- 迟 (chí) 包含了两个部首,左边是辶部,表示“行走”,右边是尺部,表示“工具”。它的拼音是“chí”,有7个笔画。
- 脉 (mài) 又被称为“学部”,由一部分和口部组成。它的拼音是“mài”,有10个笔画。
这个词汇的来源比较古老。在古时候,它的字形与现代有一些差别,具体的汉字写法我们可以在古籍中找到。迟脉的繁体字形为「遲脈」。
以下是简短例句:
1.他的工作总是迟迟不见进展。
2.她脸色苍白,脉搏跳动缓慢。
3.我今天迟到了,真是抱歉。
一些与迟脉相关的词汇:
- 迟到 (chí dào):到达的时间晚于预定时间。
- 迟钝 (chí dùn):反应迟缓,思维不敏捷。
- 迟疑 (chí yí):犹豫不决,不敢决定。
反义词是:
- 准时 (zhǔn shí):按时、恰当的。及时 (jí shí):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安贴边卫彬彬济济斥兵迭荡顶门眼洞度斗方名士断管残渖多哇犯想风檐刻烛凤咮复旦扶整高猷黑瞳合阵黄姑蕈回屈徽音疾非谲谏踞虎盘龙峻速克己慎行空炮鲙鲙暌携冷古丁例句凛冽莽跳鸣雨侔尊呕心盘雕毗刘破腊倛丑汔尽清芬青树人才出众沙鉢石璧事任思寻剔腾哃疑土铛顽凶渥水精遐迩闻名乡籍香桃孝女夏气鞋脚熙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