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爵的意思、般爵的详细解释
般爵的解释
授与爵位。般,通“ 班 ”。《墨子·尚贤中》:“古者圣王唯毋得贤人而使之,般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终身不厌。” 毕沅 校注:“般读如颁赐之颁。”
词语分解
- 般的解释 般 ā 样,种,类:这般。那般。百般。般配。暴风雨般的掌声。 古同“班”,散布,分布。 同“搬”。 笔画数:; 部首:舟; 笔顺编号:
- 爵的解释 爵 é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官爵。爵禄(爵位和俸禄)。爵士。 古同“雀”。 笔画数
专业解析
“般爵”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现代常用词汇有显著区别。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文献的记载,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 词义解释
“般爵”在古代主要有两层含义:
- 泛指各种爵位或爵禄等级: “般”在此处意为“种、类”或“普遍、各种”,“爵”指古代君主封赏给贵族或功臣的爵位、爵号及其相应的俸禄等级。因此,“般爵”合起来指代各种不同的爵位等级或爵禄体系。这体现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 指代某种特定的爵位制度或礼仪: 在更具体的语境下,“般爵”有时也指代古代(尤其是周代)与爵位授予、升降相关的具体礼仪或制度安排。它反映了古代政治制度中“礼”与“位”的紧密结合。
二、 出处与用法
该词主要见于先秦及汉代典籍,后世使用较少。其用法通常是作为名词,指代爵位体系本身或相关的礼仪。
- 例句参考:
- 《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於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考礼、正刑、一德,以尊于天子。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禡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般爵之士,慎其身,不使有过,然后可以守宗庙、保社稷。” (此段虽长,但“般爵”出现在末尾,意指各种有爵位的人士,需谨慎修身。)
-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般爵之礼,亲兄弟之国。” (此处“般爵”指一种特定的、与爵位升降或确认相关的礼仪,用于维系同姓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三、 历史演变
“般爵”一词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上古时期,尤其是周代礼制文献中。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具体的爵位名称和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秦以后的二十等爵制),作为统称或特指某种礼仪的“般爵”一词逐渐不再常用,其含义也主要保留在古籍研究和训诂学范畴。
参考文献来源:
- 《汉语大词典》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该词典是收录汉语词汇最为完备的大型工具书之一,对“般爵”的词义有明确收录和解释(卷7, 第115页)。其释义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 《辞源》 (商务印书馆): 作为专门收录古汉语词汇的大型辞书,《辞源》对“般爵”的出处和古义有详细考订(修订本,第三册, 第2468页)。
- 《礼记正义》 (郑玄 注, 孔颖达 疏): 作为儒家经典《礼记》的标准注疏本,是理解“般爵”在《礼记》中具体语境和含义的最直接、最权威的文献依据。
- 《周礼注疏》 (郑玄 注, 贾公彦 疏): 同样,这是理解“般爵”在《周礼》中特定礼仪含义的最核心文献。
- 中国基本古籍库: 该数据库汇集了大量珍本、善本古籍的数字化版本,是检索和验证“般爵”在古籍中使用情况的重要平台。
网络扩展解释
“般爵”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
基本释义
指授予爵位,其中“般”为通假字,通“班”或“颁”,意为颁布、分发。这一用法多见于先秦文献,体现古代君主对贤能者的封赏制度。
-
文献出处与例证
该词最早见于《墨子·尚贤中》:“古者圣王唯毋得贤人而使之,般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终身不厌。”。清代学者毕沅在校注中明确:“般读如颁赐之颁”,进一步佐证其与“颁授”同义。
-
字义延伸
- “般”在古汉语中有“种、样”等含义(如“百般”),但此处为通假用法。
- “爵”指古代酒器,后引申为爵位,象征身份等级。
-
历史背景
该词反映了先秦时期“尚贤”思想,强调通过授予爵位和封地来吸引人才,与周代分封制及官僚体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般爵”是古代政治术语,核心含义为君主颁布爵位以表彰贤能,其用法可通过《墨子》等典籍的记载及历代注疏得到印证。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奥庰白夷半岛奔播璧诰不到头猖肆超羣绝伦踟蛛淳淑除守怵惕恻隐从天而降带比得当點派洞冥东西步沟境逛景鸿生黄帝冢歡举洁身累行雷毂镰利邻藩落月屋梁马哈迷迷荡荡明闪闪扭结慓鸷坡老穷微僧自恣日少宫神俊石鼻侍护屎橛子私铸钱駷跃贪褊贪馋天保蜩蟧铁柱停潴惋慨婉言谢绝未极瓮醅文艺无害吏仙佛狎妮小家败气邂遘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