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进侵的意思、进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进侵的解释

谓敌军侵入境内。《英烈传》第七一回:“ 孔兴 与 脱列伯 二人进侵 山西 ,有 徐元帅 沿边镇御,必无他患。” 清 薛福成 《致王制军再启》:“所以必索彼三端者,为免彼进侵 滇 界计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进侵”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在古代文献和特定语境中使用,其含义与现代常用的“入侵”相近,但更侧重于描述一种主动推进式的侵犯行为。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形与字义解析

  1. “进”:

    《说文解字》释为“登也”,本义为向前移动(如“前进”),引申为主动接近或进入某领域。

  2. “侵”:

    《说文解字》注“渐进也”,指逐步蚕食或强行进入他者领地(如“侵略”)。

    组合义:“进侵”强调以推进姿态实施侵犯,隐含主动性与渐进性。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进侵”释义为“进攻侵犯”,多用于军事行动描述。

    例:《宋史·兵志》:“虏骑进侵,边城告急。”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1123页)

  2. 《古代汉语词典》:

    释为“逐步推进并侵占”,突出过程性与策略性。

    例:《资治通鉴·唐纪》:“吐蕃进侵陇右,掠民畜而去。”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三、古今用法对比


四、同义词辨析

词汇 核心差异 示例
进侵 强调主动推进式侵犯 “敌军进侵边境”
入侵 侧重外部势力强行进入 “外族入侵中原”
侵袭 突出突然性与破坏性 “寒潮侵袭南方”

五、词源与演变

“进侵”属并列式复合词,始见于秦汉文献。唐代后多用于史书(如《旧唐书》《宋史》),明清时期使用频率下降。现代汉语中因双音节化趋势,“入侵”成为主导词,“进侵”转为历史词汇。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清代)
  4. 《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

网络扩展解释

“进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敌军侵入境内”,属于军事领域的特定表达。以下从定义、出处、用法等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1.定义与核心含义

2.历史文献出处

3.使用场景与语境

4.相关词汇扩展

“进侵”是历史文献中常见的军事术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现代场景下的类似表达,建议使用“入侵”一词,其涵盖范围更广且更符合当代语言习惯。

别人正在浏览...

标占餔糒孱颜赤轮蚩拙辞老从顺翠灿谠臣点铁成金地段独一无二耳门分削覆冒附塞高消费梗秽鲠直歌唫恭恪闺妇骨利黄昏汤奬説肩项加速度饥饿线谨笃鲸音九土骏作康庄大道可胜苦乐不均狼荒连樷柳三变篱栅辘辘远听猕猴骑土牛溺婴偶攻片言一字堡砦千顷锓版去杀攘袂扼腕申呈深粹什吏诗媒署名天人佻捷贴亲童妙小间泄云